必修二《〈新青年〉时代的鲁迅》教案素材,约6670字。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教案素材
《新青年》2创刊于一九一五年,这是现代中国文化运动的程碑。他们倡导思想革命、文学革命;中国文化,也就以五四运动为分水线。不过一般人以为《新青年》一开头就提倡白话文运动,那是错误的,《新青年》本来是用文言体写的,和当初的《甲寅》3杂志、《新民丛报》4差不多的。(张资平曾对郭沫若批评到《新青年》,说是“还差强人意,但都是一些启发的普通的文章,一篇文字的密圈胖点和字数比较起来还要多”。)那儿所刊载的苏曼殊5小说,也还是才子佳人、鸳鸯蝴蝶派6的风格。胡适7翻译的小说,如都德8的《柏林之围》,也是文言体的,连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也还是用文言体写的。进入思想革命、文学革命阶段,那是一九一七年以后的事。鲁迅的《狂人日记》9 ,才是第一篇白话体的小说。
这些掌故,我们还是依照周作人10的说法,更为真实些。他说:在张勋复辟11之前,鲁迅继续在抄碑12,别的什么事都不管,他在这事件以后,渐渐发生了一个转变。这事,鲁迅自己说过,是由金心异的一场议论起来的。金心异即是林琴南13送给钱玄同14的别名。钱玄同和鲁迅同是章太炎15的学生。鲁迅住在北京绍兴会馆,如鲁迅自己所叙记的,“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地跳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抄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你抄了这些有什么用?’我说:‘没有什么用。’‘那么你抄它是什么意思呢?’我说:没有什么意思。’‘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16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住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17
在与金心异谈论之前,鲁迅早知道了《新青年》了,可是他并不怎么看得起它,周作人就说他初到北京,鲁迅就拿几本《新青年》给他看,说这是许寿裳18告诉的,近来有这么一种杂志,颇多谬论,大可一驳,所以买了来的,但是他们翻了一回之后,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谬处,所以也随即搁下了。他也说那时《新青年》还是用的文言文,虽然渐渐你吹我唱的在谈文学革命,其中有一篇文章还是用文言所写,在那里骂封建的贵族的古人,总结的说一句,对于《新青年》总是态度很冷淡的,即使并不如许寿裳的觉得它谬。但是在夏夜那一夕谈之后,鲁迅忽然积极起来,这是什么缘故呢。周作人说:鲁迅对于文学革命,即是改写白话文的问题,当时无甚兴趣,可是对于思想革命,却看得极重,这是他从想办《新生》19那时代起所有的愿望,现在经钱君来旧事重提,好像是在埋着的火药线上点了火,便立即爆发起来了。这旗帜是打倒吃人的礼教,钱君也是主张文学革命的,可是他的最大志愿如他自己所说,乃是打倒纲伦20斩毒蛇,这与鲁迅的意思正是一致的,所以简单的一场话,便发生了效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