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7张,教案约4200字。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像山那样思考》选自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 。
本专题将所选文章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第二板块“感悟自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第三板块“湖山沉思”,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像山那样思考》选入“湖山沉思”板块,“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指的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员,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篇文章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作者用诗意的表述提出了这种建议。文章文笔简洁洗练,从中可以体验到哲人的深刻,又可以领略到诗人的激情和想像。这一切,构成了文章显明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同时,这篇文章是这一专题的最后一课,对这一板块乃至整个专题有着提升总结作用。
二、学情分析:
根据这篇文章哲理性强的特点,高一的学生能够读出这篇文章浅层的生态破坏问题,对文章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却难以把握。如作者想要表达的,大自然是永恒的,人应该尊重大自然等这些观点,不经过分析,学生是读不出来的。
三、教法分析:
《像山那样思考》的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这篇文章哲理性强,教师要从这一专题及板块的内涵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分析和讨论,在对具体认识和透彻理解全文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发表意见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本课的词语,划出文中诗意美的句子,并作摘录。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把握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明显的思辨色彩。并经过自己的思考,说出作者思考了哪些东西。
2.学生通过朗读文章,体会文章明显的诗意美。
德育目标:
学生通过研习作品,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讨文眼——狼嗥,说出狼嗥的特点及不同事物对狼嗥的反应。
六、教学难点:
对文中哲理性句子的理解,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哲理性的句子,说出狼嗥中饱含着的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都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人要亲近、尊重、善待自然。
一、预习检测: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嗥叫(háo) 兆头(shào) 迸发(bàng)
B.驯服(xún) 蔑视(miè) 挑战 (tiǎo)
C. 饿殍(fǘ) 蒿艾(hāo) 蠕动(rǘ)
D.嬉戏(xī) 疲惫(bèi) 扳机(b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