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语文远程研修第六专题“积累与梳理”讨论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8/10 8:47: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620字。第六专题 积累与梳理
  第一讲 积累与梳理中的问题
  第二节 关于积累与梳理的讨论
  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继续收看“新课程高中语文远程研修”第六专题第二讲。今天我们围绕上一次提出的五个问题进行讨论。这五个问题是:你认为学生语文基础差、运用能力弱的原因是什么?积累不光是简单的识记、简单的训练,而且包括更为丰富的内容,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你认为应该怎么认识积累?有人说积累有显性的和隐性的,就语文的积累而言,哪些是显性的?哪些是隐性的?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包含哪些积累的内容?什么是梳理?梳理与积累的关系是什么?下面我们就第一个问题展开讨论:
  主持人:一些老师都觉得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差,运用能力也比较弱,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从语知到语文的语言运用能力各方面,都不太能令人满意。我想问巢老师:你觉得这个原因到底在哪里?
  巢宗祺:以前我遇到过有一个高中的学生,大概那个时候他上高二,跟我提了一个问题。这个孩子问的问题我觉得很好玩。他怎么说呢?他说巢老师我数理化还有外语学得都很好,就是语文学来学去就是提不高,特别是作文不会写。那么我琢磨来琢磨去,数理化学得好是什么?它有套公式,这个公式我掌握了,都通了;语文学到现在我没有公式,我不知道从哪学起,你能不能教我一个公式,让我把作文写好了?这个孩子他问得是非常真诚,很可爱!但是我跟他说:对不起,语文里面还找不到这样的公式。如果说你要学好,我跟你开一个药方,你就去找100篇优秀的文章,你给我好好去读,你到读熟了以后,咱们再来讨论下面一个问题。还有的学生家长跟老师谈,老师跟我说起,说孩子他又不肯好好地读书,现在他又觉得你们好像语文没有教好。我说你可以给他提一个建议,我跟你开一个单子,这些书你们去读,课外阅读也好,你去诵读也好,你接受我的这些意见去读,读熟了回头你接受我这个意见,配合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讨论你的孩子用什么方法帮你提高。如果说你这个不接受那我就没有办法。所以从刚才两个例子我想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孩子语文基础差,还有他的运用能力弱,关键的问题在于最根本的问题积累少。你要会应用,你要体格强壮,你要有营养,肚子里没货你怎么写,怎么去表达?第一条你首先要加强积累。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同意这个看法。
  徐思源:是这样!我们作为在学校教书的一线老师,经常会有学生或者会有家长来问:徐老师这个语文怎么才能学好?我的孩子要不要去报一个作文班或者什么阅读班?那我总是说你要报一个写作班,老师教你这个作文的规律有哪些,该怎么开头,该怎么结尾,有作文几大要素,什么几大要诀,这些教到最后其实孩子就不会写了。那我们给他提的建议,总是说怎么学好语文?多读一点书!他们总是很失望,就好像你没有什么秘诀给我。
  巢宗祺:他以为你语文老师真是没办法,没本事,说来说去就是看书、读书,没有能告诉我或者没有能拿出秘诀来,没有公式来,没有个什么规则,没有个定理里,实际上它的奥秘就是在读书,奥秘就是要充分的积累。
  程洪:那是不是有一种很急功近利的思想,他觉得学生他有的时候也愿意读一阶段,受老师影响,特别是比如说我们高一学生进来,老师让他读书他也比较愿意,包括鼓励学生征订一部分学生刊物,他也愿意。一个学期下来我成绩还没提高,下一个学期,你再让他看书,他觉得我看了没用,用这一点时间我做数理化。一个心态他不知道就是语文的积累,有的时候是比较长期性的。
  徐思源:对!这是一个我们苏州人叫水磨工夫。
  李峰:我觉得语文的课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觉得现在小孩有时候太功利,他学了一点语文知识以后就想马上做会题目,马上得高分。那么我看到去年我们高考有一些现象,就是到临考的时候,老师布置学生背一千句、两千句,然后去匆匆地应付考试。但是这样的结果,它没有对整个我们的古诗词,或者是我们的语文有一个整体的感悟,那么这就造成了他实际上是积累不了,他学会了就忘了。我想这个目的不同也是造成我们积累不能进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程洪:对!他应付考试的时候,他一个功利的行为,读书是为了得分。比如说我的文化熏陶,我个人德修养,我的文学体验,他不是这个目标。然后他就更看重这个功利性,那一旦一阶段不能实现他就彻底放弃。
  李峰:对!最后我们觉得我们中学生还是要解决最后你是以什么一个积累站在社会面前,你在社会上求职的时候你是不是有丰厚的素养。那么这样的话我想是这个目标明确以后,他对积累的这种态度也会有所变化。
  巢宗祺:刚才程洪老师讲的这样情况,这种想法很普遍。我听你的话,我配合读了一段时间,我也注意积累了,做笔记,去默写,还有把许多字词什么,他都专门有一个材料或者做卡片。做了一段,几个月、一个学期下来,还看了一两本名著,好像还没有马上见效,觉得你教我的方法不行。其实他没有想到:小孩子比如说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你学那些字词,今天学了几个,明天学了几个,这个时候是看到他在积累,在上学。很明显的!家长高兴了。我已经认识了200个字 300个字1000个字!哎呀可高兴了!到后面他们到了高中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他的积累内容就要丰富得多,有的东西的积累不是在外面看得见的。所以我说我打个比方来说,小孩他在出生以后几个月,哪怕是三岁四岁,这个时候他长,家长喜欢给他量身高,一个月长高几公分。哎呀高兴,我给他喂养那么多没白吃!看到他长,长到20岁,你就看不见他长高了。他在不在长?他在长!但是他长往什么地方长你看不见,隐性的。所以在这个上头他不知道,你在这一个学期里面有那么一些积累,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