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80字。
浅议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返璞归真”
八十中学 邢建涛
语文是一门至纯至美的科目,它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语文新课程改革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之上,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提出来的,它综合体现了传统语文的精髓与现代语文的创新。现今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种各样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充斥着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但是他们可能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改革并不表示对传统的摒弃,改革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改革。细细品味,我发现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一些“返璞归真”的理念。
一、教学目标的“返璞归真”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写得一笔好宇,能够舞文弄墨的人,大家就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好;相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大家就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差。可见古代语文教学目标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人的学习和工作的基本能力。这种基本能力,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是对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最直观的评价。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从中看出语文新课程改革就是去掉那些脱离现实、忽视客观实际、精心装饰的目标,将教学目标“返璞归真”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应当承认当前的语文教学受高考和评价体制的限制,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高中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要使其教学目标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做法来实现:
(一)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