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我们向奥运学什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8/25 21:02:5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420字。
  主题阅读:我们向奥运学什么
  XY888  改编
  刘翔退赛,我们不妨向奥运学理解
  朽木
  奥运是顶级的比赛,奥运是人心的期待,也许正因比赛之烈,期待之切,更需要人人有一份贴心贴肺的理解。
  刘翔的退出,考问着“理解”,考验着“理解”。
  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意外,是一起突发的“悲剧”。无论是对刘翔本人,还是中国参赛团队,无论是对于全球的参赛者,还是更多的观众--当然还有数以亿计的刘翔的“粉丝”。孙海平教练哭了,好多在场的观众也潸然泪下,一瞬间,似乎世界都凝固在了那一刻,目送着刘翔独自离去的背影。巨大的期待成了“泡影”,人们的希望转瞬成“空”,带来的那种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的感觉,实属空前。
  这时,格外需要理解。
  中国的观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表现出众已为世界舆论首肯。我想,在刘翔退出这件事儿上,中国观众又一次拿到了高分。我说的不仅仅是在场的观众。大多数中国人对刘翔的退出表示了足够的冷静、理性,对刘翔的选择表示了理解。那么严重的伤,退出怕什么?这就是实事求是,这就是科学态度。无奈的选择,只要是最优的,仍叫最佳选择。刘翔还年轻,好好养伤吧,希望还在明天。这是一份新的期待,这新的期待中有着深刻的理解。不要把刘翔符号化,不要让刘翔一个人背上13亿人的重负。这是一份平常心,平常心中有着成熟的推己及人的宽厚情怀。还有,各种媒体上的报道、文章,从刘翔的好友,采访的记者,到更多的素不相识的人,都对刘翔施以关怀和祝福;当然,还有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的问候。
  要比赛,当然想拿金牌;对“金牌人物”抱以相当的期待,望眼欲穿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再“升华”些,将这种期待和民族精神、国家尊严等联到一起……按说,这些都无可厚非,这些感情乃至“情绪”都情有可原,可以理解。但是,当刘翔退出,当梦想成“梦”,如何看待,这是又一道考量人们智商、情商的问卷,这时才能更加体现出“理解”的含义。来个换位思考吧,把我们“切换”成当时的刘翔;跳出“线性思维”吧,甚至不妨“颠覆”我们根深蒂固的理念。这就需要平常心升帐,这就需要平等待人、平视事物,这就需要走出“牛角尖”,需要大胸襟,所有这些凝聚成两个字:“理解”。
  对刘翔要理解,这一点,在主流舆论引领下,已成共识。我还想说,即使对那些一时想不开指责刘翔甚至恶语相向的观众,我们在指出并批评其不文明的一面的同时,也应对他们有一份体谅和理解。这些人中有人恨刘翔是与刘翔为敌吗?可以说,绝大绝大多数这类人,都是刘翔的拥趸,他们只是“恨铁不成钢”之类的心情在非理性的不文明的生活习惯中“爆炸”而已,其本质和初衷仍然值得爱护。这,也应获得一份理解。媒体、舆论乃至政府也应对之有足够的理解。改革开放30年中,有一个口号永远不要忘却,这就是“理解万岁”。2008年的奥运会,又一次以生动的刻骨铭心的案例,再一次教会国人、世人什么叫“理解万岁”。
  郎平执教美国,我们不妨向奥运学开放
  朽木
  运动会,说到底是一种比赛盛会;而比赛,是要分高下争名次抢金夺银的,当然又会“各为其主”。一句话,“竞争”二字在绿荫场上更具实质性的意义。这里往往没有什么温情脉脉,而体现的是“刀光剑影”。这是常识。
  然而,一定意义上说,这又仅是常识的一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