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10字。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专题讲析
一、 专题内涵解说
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类似高考作文的话题来编辑课文,每个话题都有很强的人文性,编者试图把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做到有机统一。但从整体看,所有话题未必能构成一个像思想政治书那样的完整体系。因为语文书毕竟不是政治书,其次教育人也未必能按某种模式进行,编书者也仅仅是想借用人文性话题来统率课文。在每个话题内的几篇文章,编者又分为几个板块,这样每个专题内的课文是自成一体的。每个专题内的几个板块之间也是有机统一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从专题的整体性、板块间的联系上去解读课文、设计教法和学法。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是教师备课时关键的一点。以往的教材在备课时这个特点不很明显,因为过去的教材以知识点或文体特点来编辑课文构成单元。过去的单元教学也强调整体性,但主要还是偏向于工具性。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来解读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为什么第一册书的第一个专题是“向青春举杯”?因为这一专题与学生的成长同步,十六七岁是人理性地追问生命旅程方向的季节,人们喜欢将这个年龄称为花季雨季,成长的欢乐与烦恼,人生的感悟与梦想,在这里汇成了一支独特的青春旋律。本专题在设计上强调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吟诵青春”萃集了一组不同时代歌唱青春的诗作,指导学生在诗歌吟诵活动中礼赞青春生命、体验青春激情、明确青春的使命。“体悟人生”选择了台湾作家杨子在儿子十八岁生日给儿子的一封信和著名女作家张洁的《我的四季》两篇文章,分别从父亲的角度和青年人自己的角度来书写对青春的体悟。“设计未来”板块选择了两篇文章,一篇是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时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青年人在设计未来时点亮了一盏人生指路灯。它告诉青年人:志当存高远。另一篇是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我的五样》,它告诉青年人生命的抉择是一个痛苦的经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一定是你的真爱,使你找到人生的支点,明确人生的航向和终点,激励你为之奋斗一生。
二、 教学目标
1、 正确解读自我与青春,从而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与文本对话
3、 学会用流畅的普通话和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出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感受
4、 掌握书信体写作,尝试诗歌创作
5、 阅读一本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