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4820字。人教版高三第五册《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同步练习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翰藻(zǎo) 谥号(shì) 脉络(mài) 应运而生(yìng) B. 粗糙(zǎo) 传奇(chuán) 参与(yǔ) 朝野恐怖(cháo) C. 纯粹(cuì) 稗官(bài) 润色(rùn) 妍媸毕露(yán chī) D. 枯索(suǒ) 偏裨(pí) 高寀(cǎi) 权倾一时(qīng) 2. 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彩 琐碎 文意枯索 收税纳绢 B. 开辟 座落 一筹莫展 不径而走 C. 悲怆 焕发 走投无路 含辛茹苦 D. 切蹉 精彩 川流不息 千锤百练 3. 下面句子中两个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A. 海南岛不少百姓漂洋过海,远走天涯去谋求生路,他们谁也没有忘记故乡,但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却终身不能同归故里,对这些人来说,家乡,成了难以抵达的天涯。 B. 我已经不是一个很年轻的人了,却会时时做出一些年轻的行为来:爱给人出一些主意,喜欢大包大揽,遇事易热易冷,没有什么耐性,也许这就叫“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吧。 C. 当人把一种设想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他也就渐渐地看到了它们所产生的影响。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张开的绣毯。” D. 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他们一生漂泊,终点则是衰老。当他们愿意落脚的时候,他们的妈妈当然已经不在,归来的游子从一种孤儿变成了另一种 孤儿。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部门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以为然:“就是毒素,也可以增进读者的免疫力嘛。” B. 随着“三个代表”理论的不断贯彻执行,我国的政治局面更加稳定,然而在一批批先进人物成长的背后,一些腐败分子也应运而生。 C. 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 D.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他所要表达的气氛是清幽,他所要渲染的情趣是闲适。 B. 小说发展到文人独立创作之后,重视情节的特点仍然保留了下来。 C. 正因为《西游记》能够立足于现实,才得到广泛流传并引起当时的轰动。 D. 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等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B.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 C. “爱而知其丑,僧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就是说——爱它而要晓得它有缺点,恨它而要晓得它有长处。 D. 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寻常的英雄。 7.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专史;《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作者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集,其中含有不少地理方面的知识。 B. 中国小说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代表作有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C. 唐代的小说又称传奇,代表作有陈鸿的《长恨歌传》、白行简的《李娃传》、李朝威的《柳毅传书》;宋代的话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