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60字,共1课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作者:刘 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和风格,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加深对词的理解;
2.情感与态度:感受作者一腔报国热忱,渴望驰骋疆场,只可惜华发早生壮志未酬的无奈。
【教学设想】
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以小组评价为主,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通过对作品的反复朗读和背诵,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过程】
1.导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古代的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他们的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秀华章喷薄而出,浑然天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诗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其中大光异彩的一朵奇葩。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苏轼,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2.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人。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他的词比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突破了传统的创作题材,将悼古、怀旧、记游等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3.诵读感知,觅得诗趣:学文千法,朗读为本,趣之以读,读之以思,思之以悟。下面我们从朗读开始,感受词的风格和诗趣。
(1)学生个体朗读,尽量读出感情;
(2)播放朗读带;
(3)对比朗读:与柳永《雨霖铃》对比,感受豪放派与婉约派的风格差异。
明确:意境开阔,画面壮丽,气势奔放,慷慨洒脱。
4.研习作品。
目标A:初读作品,理清结构
上片:写景大江奔流图赤壁鏖战图赤壁壮观图
下片:抒情绝妙英雄图浪漫神游图把酒临江图
上片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大江奔流图,接着又点明了赤壁险要的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