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导学创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23 18:28:2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40字。
  《伤仲永》导学创意
  济南长清实验中学/董丽丽
  【课标教材学情】
  《伤仲永》讲述了神童方仲永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变得“泯然众人”的故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本文放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也是紧扣单元教学中“成长”的话题,意在展示仲永的成长经历,引发学生对个人成长的思考。“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特点,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七年级学生处于告别童年,向青少年时代迈进的关键时期,爱玩的天性使他们常常耽于游戏;认为自己天生聪明,不用努力学习就能成功的也不乏其人,因而本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可能会被仲永的故事吸引,为仲永的命运惋惜,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和品味,想一想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收获更深刻的启迪。学习古文,最重要的是背诵,《伤仲永》要力求能当堂背诵。
  【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
  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运用题眼导读的方法步步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难点:
  作者把自己鲜明的爱憎寓于平实的叙述中,要用心品味。运用圈点评注的方法,在原文上用三言两语记录自己的发现、感悟和疑问。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注意叙述与议论之间的关系,理解文中“伤”字的多层意蕴。
  疑点: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分析,可能存在以下疑点:
  1.五岁孩子写的一首诗,为什么全乡秀才竞相观看?
  2.仲永是否真有其人?
  3.怎样正确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作者为了揭示后天教育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主要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方法刻画方仲永的形象。先写方仲永的幼年,极言其才能何等的出众,此后的情况只是粗线条带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以仲永前后变化之大,突出其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更令人警醒和惋惜。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本文平实而又情感鲜明的语言,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从仲永身上获取人生的启迪。
  【自主学习过程】
   基础层级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我国著名的戏剧活动家田汉,小时聪颖过人,尤善吟诗联对。有一墨客路过他家旁边的客店,书上联一句:“二河两岩双江口”,久久无人对上。田汉11岁,见之挥笔即书:“单人独马一杆枪。”田汉后来刻苦发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古代神童的故事。
  二、初读初悟,整体感知
  1.自主朗读,听读正音
  2.自主译读,交流积累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翻译课文;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在课本上圈点标注,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整理出相关文言知识(教师巡回指导),展示如下:
  ⑴读准下列字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