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10字。
2009年度语文复习攻略
科学文章阅读二策(一)
河南 陶旗学
从要素入手 开阅读之锁
高考考查科学文章,主要考查阅读中能否准确获取信息,能否准确地对信息进行概括与综合,和能否利用已有信息进行新的合理的推断等能力。
科学文章包括自然科学文章和社会科学文章。不管哪一类文章,都有其共性,即科学文章是对某一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基本情况、构造、特点、性质、规律、属性、类别、功用、时态、方式方法、意义等内容的说明、介绍或论证。
所以,一般来说,科学文章——特别是高考考查的科学文章,从内容方面看,主要由下列要素构成:
一、陈述主体——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各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每句话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二、科学观点——对某一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某一现象及本质规律的基本看法。
三、说明材料——用以说明、支持科学观点,得出、形成科学结论的依据(材料)。
四、科学结论——对材料分析、论证后,经过判断、推理得出的结果(结论)。
从逻辑要素看,科学文章一般由概念、判断、推理构成。
一、概念:就是陈述主体。它分为:①.全文陈述主体;②.段落陈述主体;③.句子陈述主体。段落陈述主体与句子陈述主体均为全文陈述主体服务。
二、判断:就是科学观点。把握判断,首先,把握它对事物属性的认定,即“ⅹⅹ是什么”;其次,要准确把握修饰限制的内容,如类别、性质、特点、程度、范围、方法、功用、时态等,这些决定着一个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也决定着一个判断性质的对错。
三、推理:就是以说明材料为依据,作出的科学的论述和合理的推断。对推理过程的把握,实质上是对说明、分析、最后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的把握。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因果、条件等各种复句关系,因为它们鲜明地体现了科学推理过程;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观点与支撑材料、支撑材料与结论的关系,因为它们鲜明地体现出论证观点和得出结论之间的思维过程。
据此,阅读科学文章要读清以下内容:
一、读清概念(话题和主语),弄清陈述主体,检查题支有无偷换概念、遗漏信息、无中生有等情况。
二、读清判断(句子或观点),分析科学判断,即透彻理解其类别、性质、特点、程度、范围、方法、功用、时态等,检查题支有无改变性质、以偏概全、以表象代本质、无中生有、绝对化等错误。
三、读清推理(语言各种关系,特别是因果、条件等关系),把握推理过程,即注意推理过程的合理性,检查题支中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有无不合逻辑(无必然性、绝对化等)、因果错接等情况。
作好高考阅读题的关键是阅读理解。而任何文章的阅读,都应从构成要素入手。作为一种文章类别,科学文章有其与其他文章不同的要素,这一点是由其目的性决定的,它主要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鉴于此,就可以明白,在现代文阅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三种能力中,科学文章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具体说,主要考查: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等四个方面的能力。常见的题型主要有①概念含义理解题、②句子含义理解题、③信息正误判断题、④因果推论题、⑤材料作用分析题⑥推理判断题等六种。了解了科学文章的要素与目的,了解了科学文章考查的能力与题型,就等于掌握了打开科学文章之锁的钥匙,就知道应该如何去阅读科学文章,进而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作好题。
下面请阅读这篇科学文章,并作后面的题,以便更深切地体会前面的指导。
模 拟 地 核
前不久,美国科学家丹尼尔•莱思罗普、丹尼尔•赛森和伍德罗•休准备在实验室中再造一个地核模型,来研究地球磁场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地球磁场?地球磁场有什么用呢?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个磁场,它是自然界馈赠给人类的最为珍贵的礼物之一,由于地球磁场能使宇宙中的高能粒子偏转
2009年语文复习攻略
科学文章阅读二策(二)
河南 陶旗学
解读科学文章的语言关系
任何文章的语言都是具有逻辑性的。我们把这种语言的逻辑性简称为“语言关系”。相比之下,科学文章的语言性更强。其具体表现为有:
一、对应关系。指文章中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意义构成的解说或推断的关系。有些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叫正对关系,在文章中,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概念(词语)或句子。为解释某一概念或句子的含义,在文章中找到这种相对应的概念(词语)或句子就行了。而有些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意义是相对或相反的,叫反对关系,在文章中,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意思相对或相反的概念(词语)或句子;为解释某一概念或句子的含义,在文章中找到这种反对的概念(词语)或句子,就可以作出相反地推断。如:在古巴,有一种叫“夜皇后”的花,夜间开放。它开放时闪射出的光辉,就像无数的萤火虫在广阔的田野里曼舞。而有些花则相反。“相反”的意思是什么呢?从“夜间开放。它开放时闪射出的光辉”等相反的句子看,“有些花”是“白天开放,不闪射光辉”。
二、判断关系。科学文章中,有许多“××是××”的判断句。在判断中,主语和宾语是两个概念(有的是复指概念),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弄清判断的性质,以防偷换概念,改变性质。
三、复指关系。文章中会出现许多复指性词语,这些复指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是特定的,只是有时位置不同,有的在前,有的在后,阅读时应该注意,准确转换,以弄清概念或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的思路。
四、修饰关系。在概念(词语)之前,往往用许多修饰、限制成分(修饰性词语),这些成分对事物的情况、构造、特点、性质、属性、类别、功用、方法、时态、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加以修饰、限制,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白而准确,使判断内容完整而严密。阅读时加以分析,以防改变性质。
五、复句关系。通过对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等复句关系,特别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的把握,明确说明、分析的逻辑思路,确定证明科学观点的依据,明辨得出科学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以防推理不合逻辑。
六、词采关系。即注意词语和感情色彩的关系,任何词语,不光是文学作品,就是科学文章的词语都付托有感情色彩。把握词语和感情色彩的关系,弄清辞色的褒贬、冷暖及刚柔、婉直等,以便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把握事物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