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三卷,约10900字。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A卷)
一、文言文
(一)默写
1、浩气还太虚, 。生平未报国, 。
2、 ,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 。
3、予读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
(二)阅读下文,完成4—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上面文字文题是《 》,作者是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馨:
往来无白丁 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 乱:
无案牍之劳形 劳:
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本文通过对楼市的描写和赞颂,表现了作者 的情操。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B卷)
一、文言文
(一)默写
1、《陋室铭》中点明文章主旨的两句诗: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现诗人在国破之痛中期盼宋朝收复国土的两句诗是:
(二)阅读下文,完成3—6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本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 。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 益: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5)陶后鲜有闻 鲜:
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作者以莲喻人,与菊之隐逸、牡丹之富贵对比,表明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
(三)阅读下文,完成7—9题
效为敞车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
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C卷)
第一部分 阅读 (58分)
一、文言文阅读(35分)
(一)默写(15分)
1.枕中云气千峰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窗放入大江来。
2.风高浪块,_______________。曾是姮娥真体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俯看积气蒙蒙。
3.无论平地与山尖,___________________。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流响出疏桐。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5.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谓读得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7—9(11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蜀之鄙有二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