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60字。
变形记
作者(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
教者甘肃榆中恩玲中学(730100)白瑜厚
教材分析
《变形记》通过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也是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小人物的杰出著作。
教学目的
1.细致体会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2.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3.通过分析情节及描写方法去欣赏人物性格。
4.如何认识表现主义小说。
教学重点
情节、人物、主题。
教学难点
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读写(5分钟)
下面对课文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D )
A.偌大(ruo)重听(zhong)积攒(zan)黏性(nian)
B.羞赧(nan)挪动(nuo)颤抖(chan)踅过(zhe)
C.咂巴(za) 跺脚(duo)昏厥(jue)瘸子(que)
D.皱褶(zhe)蜷缩(juan)愣怔(leng)一瞥(pie)
E.思忖(cun)撂下(liao)譬如(pi)胸脯(pu)
成语积累:
① 下面短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D )
A.怒气冲冲目不转晴不由自主突如其来
B.疲惫不堪引人注目不可思议一愁莫展
C.仁至义尽气喘吁吁六神无主难以执信
D.小心冀冀精疲力竭精神焕散食不甘味
②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A.少不更事无济于事全神贯注居高临下
B.不着边际为期不远赫赫业业泛泛之交
C.微不足道心平气和冥玩不化凭水相逢
D.心荒意乱闲言碎语飞短流长无可奈何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998年,英国BBC广播电台作了一个系列节目,回顾20世纪的艺术经典,介绍100部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作品,第一集就是关于卡夫卡的《变形记》。变形似乎一直是人类的一种理想,也是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经典题材,我小时便羡慕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今天的孩子也看着变形金刚一类的动画片中威风凛凛的变形动作兴奋不已,而且百看不厌。变形似乎是童话的专利。但卡夫卡的《变形记》却是极为独特的,格里高尔也变形了,但他似乎变得并不轻松,让我们读起来也并不觉得兴奋,卡夫卡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