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教案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5 20:35:0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30字。  
20  口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正确朗读翻译全文,重点理解表示时间的词语。
  4、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5、通过想象,关键抓住口技表演的艺术构思,深入思考,体会文章的精彩片断。
  二  教学时数:2课时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模仿各种声音,它是一种流传技艺,是艺人们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就有这样一颗璀璨明珠——口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口技》一课,就记叙了古代一位不知其名的口技表演艺术家的一场精彩的表演。同学们读后一定会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二)了解作者、出处。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初进土。《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三)朗读全文,注意划出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并标上注音。
  少顷(shǎo )犬吠(fèi )呓语(yì )夫叱大儿声(chì)夫齁声起(hōu)
  意少舒 (shāo)中间(jiàn)曳(yè)屋许许(hǔ)声  几欲先走(jī)
  (四)了解全文大意及结构。
  很明显,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叙的。也就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来叙事的。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口技表演的时间、地点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气氛。
  第二部分:第2、3、4段,描绘口技表演的精彩场面。
  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再次强调所用道具的简单。
  (五)研读第一部分。
  1、朗读第1段找出表演的地点、道具、气氛。
  2、思考:
  ①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说明表演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②“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参加宴会者无不是京城的名门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声抚尺,使“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暗示表演者名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
  3、注意掌握本段中重点词句。
  善:擅长 厅事:大厅、客厅 施:放置 会:恰逢,正赶上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