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5120个字。
鄂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能力素养测试题
第三单元概述
本单元选取的五篇课文,都是围绕“英雄”这个话题的。为了拓展阅读眼界、丰富阅读感受、提高阅读能力,编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选取了不同体例的五篇文章,启迪同学们广泛思考,形成对“英雄”内涵的不同理解,让英雄的精神、品格成为我们的表率,同时又促使大家深入思考,力求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对英雄作出客观的评价,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课文从选材上看,有伟大领袖,有平凡群众,有言行一致的学者,有行侠仗义的好汉,还有忠于职守的船长。虽然有诸多的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能为着心中的目标无私奉献,他们是坚定而执著的。《沁园春•雪》是一首风格豪放的词作,它用一个巨人的眼光观看世界,用一个智者的眼光点评历史,展现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宏阔的胸襟,远大的理想,让我们看到了一代领袖的风采。《采蒲台的苇》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凄美悲壮的语言叙述着白洋淀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催人泪下的故事,成功地将芦苇与人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为民族解放而抗争的人民英雄的象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也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精当的构思,将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严谨和作为革命家的英勇,他作学问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和追求民主的“说到做到”的风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主战士的光明磊落、铮铮铁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中国古典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除暴安良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行侠仗义、有勇有谋的江湖英雄的形象。《“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短篇小说。通过记叙一次猝发的海难,塑造了一个忠于职守、镇定勇敢、无私无畏的英雄——哈尔威船长的形象。让我们懂得能否成为英雄,权利其实在自己的手中。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他们各自不同的英雄特色。
课文从体裁上看,有诗歌、散文、小说。从阅读角度看属于文学作品的鉴赏,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摸索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些方法。《沁园春•雪》可以从画面、关键词句、作者经历、时代背景入手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采蒲台的苇》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都是散文,前者可从象征手法的使用入手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后者可以从文章结构入手去体会作者情感。《“诺曼底”号遇难记》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都是小说,但短篇小说和长篇节选的小说的读法是不一样的,在以研究人物形象为主的前提下,前者可以用抓情节推进、人物描写、环境烘托、点睛议论的方法,后者还可以联系整部小说的背景,从宏观上去把握人物。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从培养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同学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可以向宽处、深处拓展,课外查找资料,辅助学习,勇敢地提出不同的见解。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莽莽() 柴垛() 赫然()
聒噪() 恁地() 哈欠()
眼棱() 猝然() 肇祸()
须臾()
2. 给拼音写汉字。
qiè()而不舍 wù wù()穷年
jiǒng()乎不同 按nà()不住
你推我sǎng() 巍然yì()立
lì()尽心血 慷慨淋lí()
3. 解释加线的字。
①惟余莽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稍逊风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仰之弥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气冲斗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顿失滔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句子没有反义词的一项是()
A. 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
B.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C. 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要了奴家身体。
D. 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5.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A. 谁也不能否认学好语文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B. 多读多写是正确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
C. 遵纪守法是衡量每个公民觉悟高低的重要标准。
D.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6. 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依照例句,补写句子。
挫折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勤奋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黄牛。
奋斗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 《沁园春雪》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恢宏阔大的雪景图,写景由实到虚,融情入景。()
B. 《采蒲台的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选自现代作家孙犁的《荷花淀》。文章从写苇入手,借苇来表现当地人民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
C.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演讲辞,作者臧克家。文章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光明磊落、不贪名利、顽强坚定、大义凛然的英雄品质。()
D.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我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鲁提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