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中200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11 18:16: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110字。2008年重庆一中高2009级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卷 2008.10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在机读卡上作答,第二部分在答题卷上作答。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原创)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症结(zhènɡ) 粮囤(dùn) 翘首以待(qiào) 纵横捭阖(bǎi)
B. 剽悍(piāo) 吮吸(shǔn) 宁缺毋滥(nìnɡ) 色厉内荏(rěn)
C. 熟稔(rěn) 标识(shí) 煊赫一时(xuān) 焚膏继晷(ɡuǐ)
D. 瞋目(chēnɡ) 编纂(zuǎn) 乳臭未干(xiù) 荷枪实弹(hé)
2.(原创)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 临摩 嬉游 编缉部 甘拜下风 嘎然而止
B. 惦量 飘缈 白内瘴 浅尝则止 焕然一新
C. 寒暄 仓皇 照相机 因才施教 迫不急待
D. 诤友 靡烂 大拇指 合盘托出 无计于事
3.(原创)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多么炎凉,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B.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 以梅艳芳为原形的电视剧《梅艳芳菲》择其情感经历为主线,再现了她的一生。“梅艳芳菲”,不禁让人想到她生前的一颦一笑,可谓风华绝代。
D.历史是严肃的,是不容任何人窜改的。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肆意歪曲事实,妄图蒙蔽其国人,掩盖其曾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这是对历史的蔑视。
4.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就是传说中的那道山岭。听当地的农民说,这道岭从来就没有人能上去过,上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B.奥运吉祥物“中国福娃”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C.孙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对读者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读者群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D.由于写人的散文和其它散文一样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写人散文中的事情多零碎、分散,在时间上、空间上、逻辑关系上有较大的跳跃性。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原创)
何为国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