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30个字。
九年级上册2007.2006.2005三年中考试题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
白云中学孙娟
一、2007.2006.2005三年的问答题:
1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3、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答案要点:(1)士兵陈胜的敬畏(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4、.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2分)
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共苦的心愿。(2分,只答后一句也可)
5、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启示.①原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1分)②启示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1分)
6、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3分)
答:①敏锐的洞察能力——“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②严密的组织能力——抓住“将尉醉”的有利时机,使用激将法;“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③非凡的宣传、鼓动能力——“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点1分,能概括出相关的才能,意思对即可)
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这句话说明了什么?(3分)
.说明他们听说起义军将至而弃城逃跑,可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浩大声势,也说明秦朝统治的残暴及秦政的衰落。(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二、翻译: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失期,法皆斩。译文:①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
3、天下苦秦久矣;译文: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
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5、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6、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行吗?
7、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