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70字。
记叙文写出事件的波澜
新沂一中朱胜利
主备人: 用案时间年月日
教学课题 写出事件的波澜
教学课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
目标 了解叙述过程中尺水兴波的技法,学会半碗水里造漩涡的本领,运用手段,使文章生动曲折,吸引读者。
能力
目标 叙事要能一波三折,奇峰突起,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教学重点 抓住事件本身的丰富性与曲折性,再现扣人心弦的生活
教学难点 借助各种技法加工故事,引人人胜,波澜起伏
教学方法 理论指导,实例阐释,写作巩固。
教具准备 作文示范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导入新课
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
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
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
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人有宁静柔和之美,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游鱼的沉浮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那么如何让平静的水面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呢?
先看两篇短文: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吃醉了酒似的口气和他讲:“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的情妇。”他回头看了女人一下。他们两个人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他也不由得抓住了女人的肩头,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
只借一美元
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
“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
“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这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
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头脑被金钱所支配。
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二、能力阐释
1.搜集故事的能力。
为什么武侠传奇、侦探言情等故事叫人喜欢?是它们的情节太曲折吸引人了。文章曲平起伏,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等等,说的就是文章情节的曲折摇曳。首先必须具备搜集故事的能力。平时阅读时注意摘抄,凡是富有故事性的材料要用心记住,脑海成为好故事的宝藏。
2.曲说故事的能力。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不喜平”,就是“曲说”。“曲说”就是写作一大能耐。“曲说”的哲学依据是事物的偶然性和多变性。不能只看到必然的一面,而忽略了偶然的一面。不能只看到常态的一面,而忘记了变态的一面。如小说《项链》,让女主人公为之付出十年辛劳和青春的项链竟是赝品,直到最后才被道破,这不仅使主人公大吃一惊,也使读者感到十分意外,但仔细想想,看似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三、使记叙文波澜起伏的方法
1.抑扬相生法。
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
2.蓄势突转法。
所谓蓄势,指的是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转折的一种构思方法。它—般包含两大部分:“蓄势在前”和“逆转在后”。即先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然后逆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造成感情上的大转变。
3.设悬解悬法。
悬念,是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为了创设好的悬念效果,作者在写作时往往插入好多情节,紧紧攫取读者希望探得事情结果的心理。
4.误会掀澜法。
矛盾的产生有多种,其中也有因误会产生的。如果能扣住因误会而产生矛盾这一点进行叙事,就能把事件叙述得曲折生动。
5.虚实相映法。
所谓虚实相映,是指在写作中将“实写”与“虚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构思方法。“实写”,是作者在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所作的正面、直接的描写;“虚写”,是作者采取烘托、暗示等手法对表现对象所作的侧面、间接的描写。
三、实战演练
1.题目设计。
(1)请以《相处时难别亦难》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2)请以《笑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人人喜欢,因为蒲松龄专门摆摊请人喝茶,搜集故事。
说书艺人都是“曲说故事”的大师,其中奥妙就是一个“曲”字。即“尺水”也能“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