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00个字。
让课堂在教师角色的定位中走向精彩
【内容摘要】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师在自身的定位上必须体现出明显的学科特色和特有的知识层面及素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具体处理教材的操作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必须明确地认定。教师不能用既定的教案、拟订的程序去控制教学过程,而应该顺应阅读的自然进程去调节整个教学的进程与节奏,要倾听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真正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创造力,实现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新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下,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可谓高尚;却淡漠了教师劳动的自身快乐。教师是园丁,培育着祖国花朵的发育与成长;却忽略了园丁的工作有永远不可修复的季节性和只能按照园丁的意愿来修剪花朵的强制性。人们还津津乐道地信奉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的信条,却忽视了学生不是简单的承载容器的简单道理,也放弃了教学活动本身该具有的创造成分。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本人结合新课程标准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认识:
一、教师作为平等对话者的位置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具有诚挚的态度与爱心,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而且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同时,教师作为平等的对话者,在课堂上要维护学生的说话权,并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以宽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