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
知识教学:了解作者及《梦溪笔谈》。
了解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掌握“溶、帖、旋、拂、砥、讫”等6个字。
能力教学:初步学会翻译文言语句;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德育教学: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活板的制作过程及“活”的特点。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 导入新课
利用印章引出“活字印刷”的话题:同学们,我手上是一个印章,上面的字排列组合都是固定的,如果把印章上面的字拆开来就成了一个个字印,一字一印,可以排列组合,这可以说就是“活字印刷”的雏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活板》一文。
二、 理顺文章主体部分脉络,解释重点字词。
(一)首先请大家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有关活字印刷的过程。
明确:1、制作过程:刻字、烧模,可以归纳为“制字”。然后是以药铺底,称之为“制版”。接下来是布字、炀药、按面的过程,称之为“排版”。
“为”:动词,制成。 “火烧令坚”:“火”,名词作状语,用火。
(二)版面我们制作完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很简单是印刷这道工序。问:活板印刷有什么特点?
明确:多则简单,少则复杂。所以说活板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止”通“只”。 “已自布字”“自”开始。 “帖”通“贴”。
(三)课文接下来还向我们补充交代了一个什么问题?
明确:有关活板的选材。
问:活板在选材上为什么不选其他材料,例如木头,课文告诉我们原因在哪里?
明确:“不以木为之者……,殊不沾污。”木头和胶泥材料不一样,实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