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备课资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选修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25 0:24: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000字。
  《红旗谱》备课资料
  综述
  一、作者与创作
  《红旗谱》是三部曲长篇小说,第一部《红旗谱》(1957),第二部《播火记》(1963),第三部《烽烟图》(1983)。
  作者梁斌(1914—1996),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青少年时期即参加家乡的革命斗争,1930年入保定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投入抗日爱国的学潮斗争。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蠡县救国会委员、冀中区新世纪剧社社长和游击大队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后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梁斌长期在冀中生活、战斗和工作,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他1953年动笔写《红旗谱》,1957年底出版,1962年开始写第2部《播火记》和第3部《烽烟图》。这三部小说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冀中农民革命斗争的画卷。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社会影响最大的是《红旗谱》。小说以发生在冀中的反割头税运动和保定二师学潮斗争为背景,通过锁井镇农民和地主恶霸势力几代人的斗争,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云和农民革命斗争的历史面貌。在艺术方面,小说也有突出的成就,风格雄浑而又亲切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风格、篇章结构、叙事手法也呈现鲜明的民族特色。小说出版后,曾被改编为话剧和电影,并被翻译到国外。
  二、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某年秋天的冀中锁井镇。大地主冯兰池要砸掉作为四十八村公产凭证的古钟。农民朱老巩和伙伴严老祥奋力保护古钟,却中了冯兰池的诡计,大钟被砸毁了。朱老巩悲愤交加,离开人间。冯兰池斩草除根,逼死了朱的女儿,逼走朱的幼子小虎子。
  二十多年后,当年的小虎子朱老忠带着妻小,怀着复仇的愿望回到故乡。冯兰池惊恐万分。这年秋天,严志和(严老祥的儿子)的儿子运涛、江涛,朱老忠的儿子大贵、二贵逮到一只价值连城的脯红鸟,冯兰池想据为己有,被孩子们拒绝。冯老兰指使人将大贵抓去当兵。第二年春天,运涛出外做工,遇到共产党员贾湘农,懂得了革命的道理。朱老忠说共产党是农民的“靠山”。运涛在村里宣传革命,和少女春兰相爱,这一切都让冯兰池嫉恨。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运涛南下参加了北伐军。大革命失败后,身为共产党员的运涛被投入监狱,已是保定二师学生的江涛决心像哥哥一样,继续革命。1929年冬,中共保定特委决定组织农民进行反割头税斗争。江涛回到锁井镇发动群众,朱老忠等农民积极投入到斗争之中,举行大游行,取得了反割头税斗争的胜利,朱老忠、严志和、大贵等人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冯兰池的儿子冯贵堂勾结官府,疯狂反扑,全县又陷入白色恐怖之中。1931年秋,日本侵略东北,保定二师发动学潮斗争,反对日本侵略和政府不抵抗。省府宣布解散学校,并派军队包围了学校。学潮失败,江涛被捕,学生多有死伤。但是朱老忠并没有气馁,心里仍憧憬着革命胜利。
  三、主旨
  如果我们阅读同时代出现的革命战争小说,就会发现这些作品具有一个共同主题,无论是农民、工人还是知识分子,都是在尖锐的阶级斗争中,寻找同一个理想,走向同一条道路,最后自然得到同样的结局和归宿。《红旗谱》被誉为“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它以断代史的形式,以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意识,诠释中国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反压迫与压迫的阶级矛盾和冲突。作者曾说过,他写作《红旗谱》主题就是要表现阶级斗争。因此《红旗谱》开篇(即教材所选《朱老巩护钟》部分)就将激烈的阶级冲突推到读者面前。这样鲜明的主题,不仅使我们看到作者对那个时代中国农民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也使我们体会到革命战争小说的创作理念和时代背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