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案1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教学目的、要求:
1、 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 学习本文如何通过运用语言来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的。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景物描写中如何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来托物的。
难点:托物言志的具体运用。
三、 教具准备:
课件(软盘)
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 教学方法:
讲读法,提问法,朗读法。
六、 教学过程:
(一) 1、导入:同学们曾学过刘禹锡的《陋室铭》,还记不记得讲些什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打开课件,展示全文)请同学齐声朗读一遍,并说出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师:其实该文的中心就是“惟吾德馨”,因为我的道德高尚而可忽略居室简陋之窘,也可以使我的居室增光添彩。(课件)通过对自己简陋居室的描写,表现了洁身自好、不与权贵、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情趣。好,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提示:通过对居室的描述,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托物言志。)好,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抒情散文,也是对自己居室的描绘,也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那么作者是如何通过托物来言志的,言的又是什么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课件)
2、分析课文:《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是李乐薇,看一下他的介绍,见课文课文注释第77页①。(作者简介: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 现在请同学用三分钟浏览一下全文,在看的过程中,一边注上自然段的序号,同时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1)文章以直接写小屋本身为主要内容吗?如果不是,那又是怎么写的?(2)作者观察小屋的立足点是怎么样的?是否恒定不变呢?(课件) 好,开始默读。
3、师:都看好了吧?现在,下面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地回答我刚才的问题?(请同学回答)(约两分钟),总结:本文并非主要描写“小屋”本身的构造、形态、功用,而是将周围的环境好好渲染了一番,具体涉及到哪些?(提问)(小屋与山,1——3节;小屋与树,4——8节;谈到了无限的领空,花园,云霞,9—10;空气,光线,11—12;山路,山坡,13—14;夜晚的小屋,15;自然的小屋16—18,并将这些景物与小屋紧密联系起来,作了映衬地描绘)(注:映衬:映照,衬托,通过并列相反的事物之间的鲜明对比,使各自的特点更加清楚地显示出来。)好,第二个问题,作者的立足点是否恒定不变的?有同学说不是的,那么它发生了怎样的转换呢?能否从课文中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