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80字。
三个争取妇女解放的女性形象
——安娜、娜拉和简•爱之比较
成都市锦江区胜利中学 蒲法羽
[摘 要]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印证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三位女主人公,她们是争取妇女解放的女性形象,都在为作为人的权利而奋斗。但由于三人在性格及面临的具体处境的差异,使其又有一定的区别。
[关键词]安娜;娜拉;简•爱;妇女解放;女性意识
[选题说明]一、我对外国文学的兴趣浓厚,希望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加强外国文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二、近年来,女性文学批评在批评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专家学者都有他们的独家见解。希望自己在学习他们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的创新认识。
三、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令人感动,我希望通过写作论文,加强自己的女性意识,让更多的女同胞从三位小说主人公身上找寻独立、自主与自由。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1]几千年来,无论中西,就两性文化而言,一直沿袭男尊女卑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曾说:“女性之所以是女性,是因为她缺少某种特质,我们应当看到,女性的本性先天就有缺陷,因而在折磨着她。”[2]孔子言之更甚:“唯小人与女子难养矣。”无论是东方或西方的语言中,人类(humanbeing)、人(human)、历史(history)等词语都不包括女人,她们在人和历史的范畴中是不在场的缺席者。强大的占主流地位的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深重的,并且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3]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的觉醒,女权运动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美国妇女在解放黑奴的运动中才意识到自己和黑人一样处于无权地位,所以积极投入奴隶解放运动,并引爆了19世纪20—40年代的女权运动,于1848年发表了类似法国女权宣言的《女性独立宣言》。女性的觉醒始于认识到“人”这个抽象概念掩盖下人和人事实上的不平等,始于女人追求和探寻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女人走出家门争取与男人同等的工作权利的斗争称为“激昂之旅”,目的是“寻求新的认同”,是“强烈拒斥对女人所作的定义和认定。她们努力想证实:‘女人也是人’”。这些都说明西方女权运动的思想动力也是从人的发现觉醒到女性的发现觉醒,说明女性的发现和觉醒是人文价值理想的深化和具体化,更是为了诠释“人—女人—个人”的质的规定性。
在西方十九世纪的文学领域,出现了大量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其中的女主人公都渴望在历史的线性时间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要求在象征秩序中获得同男人平等的机会和权利,追求政治平等、经济平等、职业平等以及精神解放。简爱、安娜和娜拉就是争取妇女解放的三个典型形象。但不同的性格特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