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辞
 修辞是指在表达内容和语境确定的前提下,通过对语言进行有效的
 修饰和调整来提高表达效果,要求不仅“说”得对,而且“说”得好。
 修辞知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词语的选择和锤炼(简明、连贯、得体),
 理解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变换和选择句式。
 1.词语的选择和锤炼——简明、连贯、得体
 《考试说明》将“做到语言简明、清晰、连贯”和“根据表达方式、
 目的和交际场合、对象的差异,做到用语得体”列为修辞知识的考点是
 非常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正如章熊先生所说“在于给学生以一种评价
 言语质量的标准,提供努力方向”。
 (1)简明
 “简明”的意思有两层:“简”可以理解为“简要”,反映了量的
 要求,就是话语不要啰唆重复,不说多余的话;“明”可以理解为“明
 白”,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表达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
 误地理解。
 请选出没有冗余词语、表达简明的一句:
 [ ]
 A.马路的北头有商店和医院,商店的后面就是我的家。
 B.他冒着风雨向前走着,在雨中寻找路径。
 C.参加长跑的运动员,听到广播马上到操场集合。
 D.每到节假日、星期天,他就更忙了。
 例题A 项中“医院”对交代“我的家”的方位没有作用,属冗赘词
 语。B 项中“冒着风雨”与“在雨中”重叠了部分语意。D 项中“节假
 日”与“星期天”意义有交叉,“星期天”已含在“节假日”中。C 项
 的句子则符合“简明”的要求,修辞效果为最佳的。
 (2)连贯
 “连贯”是传统修辞学的重要内容,要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共
 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
 试看下面一段:
 四周的景色秀丽异常。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
 回去了。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水里小
 小的鱼儿,还有顽皮的小虾儿,在眼前游来游去。
 这段文字层次之间虽没有直接的语言联系,但我们读起来却觉得连
 贯而通畅,其原因就在于这层文字的三层意思都围绕一个共同的话
 题——某个特定环境的优美景色。
 仅仅有共同的话题还不能保证语言的连贯。如果对上段文字作进一
 步分析,我们又会发现作者表述时清晰而连贯的思路是:“四周景色”
 是远望的印象,“脚边”的湖水近在眼前,而“小小的鱼儿”“顽皮的
 小虾儿”则只有逼近而细致地观察才能看得清楚。(由远而近,视野由
 大而小)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语言的衔接与呼应”是保持语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