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30个字。
“体验”应实现双赢
江阴市徐霞客中学李皎(中教二级)
邮编:214406 联系电话:0510-8017177
关键词:体验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双赢对话意识多元开放意识
内容提要:
本文观点是应实现学生与教师双方“体验”的双赢。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论述怎样实现双赢。学生要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在阅读文本时“把自己摆进去”,并有意识的进行“体验”;教师要树立对话意识和多元开放意识,不仅要有自己对文本的体验,也要充分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备课时考虑学生,上课努力营造“体验”的氛围,从而获得双重体验。
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蓦然发现“体验”二字,如同颗颗明珠散见于《标准》各处,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的目标,从教学建议到评价建议都体现“体验”的取向,共出现17次,频率之高,令人惊异。现摘录几条:“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
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且在语文课本的“单元说明”中反复出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语文学习,这些内容都在强调“学生的体验”,着重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及良好的语文素养。然而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必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而且教师也要有个人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方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所以我认为应实现学生与教师双方主体对“体验”的双赢目标。
下面就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谈谈如何进行“体验”。
一、 学生的体验观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杜丽娘的说白:“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听别人把无边春色描述得天花乱坠,而自己关在闺房里,总免不了朦胧、虚幻的感觉,体会不到真景的沁人心脾,摄人心魄。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走不出自身的禁锢,闭上眼睛不去看,封闭心灵不去想,那么又如何理解、体味、感悟阅读文章的真味呢?又有何“体验”可谈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体验。而这又要基于学生饱满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心态方能酝酿。只要学生能明确自己是“体验”的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进行体验,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必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