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4980字。
安岳县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义务教育八年级
语文试题
(本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31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椰揄( ) 眼棱( ) bì_____益 分道扬biāo_____
弄巧成zhuō_____ 参差( ) niān____轻怕重 濒( )临
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 )。(2分)
A.稍纵即逝 瞬息万变 如诉如泣 张灯结彩
B.油然而生 容光换发 脍炙人口 娓娓动听
C.分道扬镳 风度翩翩 无动于中 不言而喻
D.劫后余生 弄巧成拙 按部就班 不假思考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日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一个民族要想腾坛、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白菲薄。
D.奥运赛场上,女排健儿精神矍铄,越战越勇,终于摘取桂冠。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 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性情的______。
② 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______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③ 古人说,水是天下最______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上最坚硬的东西。
④ 这种颜色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_____机器设备。
A.陶醉 清脆 柔和 损伤 B.修炼 嘹亮 柔顺 损害
C.陶冶 依杨 柔弱 损坏 D.培养 悠长 软弱 损失
5.根据提示和理解填空。(8分,每小题1分)
(l)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洗溪沙》)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白珍《己亥杂诗》)
(4)《过故人庄》中描写作者进村时见到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渔家傲》抒发将士们思乡之情和建功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观刈麦》一诗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游山西村》一诗常用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努力又发现新的出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下列句式造句。(“爱”的对象可以是“春天”、“夏天”、“冬天”) (2分)
例句:人们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人们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张静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白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李容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啊!”张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____”随即将纸团拾起米,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2分)
(l)李容的话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静该怎样说才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卜面二则材料,请说出你的发现。(4分)
[材料一]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如同圣诞节对于欧美人,是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它的形式有:迎神纳福,趋吉避邪;贴对联、年画,剪窗花,贴“福”字;年夜饭吃年糕、饺子,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守岁、拜年以及各种花会、文艺汇演等.几千年来,春节习俗养成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表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材料二」“嘀嘀”的手机短信提示音成为亿万家庭新春贺岁的祝福曲.据统计,2003年,从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