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60个字。
新课改新反思
新课改迈着轻松脚步走入我们的课堂,带来一股改革创新的潮流。以往的教学思维模式,教学方法逐渐退出了它的表演舞台,当我们试着对新课改探索实践时,我不只一次问自己“老教法真的一无是处了吗?新的教法孩子们能接受吗?创新思维应该怎样运用到教学中去?”所有的疑问让我在一节课中找到了答案。2003年10月,区教研员刘丽波老师来听我的课,当时我讲的是《孔已乙》一课,按照正常讲授小说的思路应在疏通课文后,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分析课文。为了表明自己创新思维,在剩下大半堂课中,我让同学们就你怎样看待文中“孔已乙”这一人物形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言论。同学们的匣子打开后,一发不可收拾,什么“懦夫,小人,具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一类字眼统统上来,到最后我想把内容拉到课文中去都拉不回来。课后,刘老师对我说,你们年轻教师应该有新思维,但你创新的初衷是为了激起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如果一篇课文主导方向孩子们还没有明确,那还谈何新的收获?每一堂课后都要学会反思,从学生对你新教法的反应和课堂实效中去积累经验,循序渐进地融入到新课改中。教无定法,但有章可寻,应寻找适应自己学生的教法,切不可盲从潮流,陷入教学的误区。这句话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反思是吸取经验教训的有效手段,课堂是教学之阵地那么教学反思就是课堂教学坚实的后方。只有后方积极总结,前线才能打出胜仗。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略有收获,新课改下的教学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的反思总结: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教师牵着鼻子走,在老师认为自己该讲的讲完后才放回手,让学生谈一下收获和感想,其实,整堂课的教学还是紧紧围绕和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展开的,新课程积极倡导自立,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多给孩子一些自主学习的权利,发挥教学民主理念,渗透到教学的行为中去。我们现在讲授六年级北师大版的教材就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孩子在自渎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探求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以学定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体会学生认知的需求,从权威施教者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