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馆听讲座:《金瓶梅》的作者之谜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15 8:44: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090字。
  在文学馆听讲座:《金瓶梅》的作者之谜
  主持人: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主讲人:刘世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享有中国古典小说“第一奇书”之誉的《金瓶梅》,刚一问世,便在当时的文坛和社会引起了震动,至今虽历经四百多年,仍毁誉不一,称道者认为《金瓶梅》是中国世情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上承《水浒》与宋元评话,而下开清初小说中诸名作的一部伟大作品。”“在我国小说史上是一部里程碑性质的作品。”古人有“《红楼梦》脱胎于《金瓶梅》”之说。而毁之者则把它视为“古今第一淫书”,“坏人心术”,“决当焚之”。文学馆从今天起,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将邀请多位学者对以学术演讲的方式点评《金瓶梅》。第一讲的主讲人,是我们的老朋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大学者刘世德先生。大家欢迎。
  2006年3月17日《新京报》上有这样一篇报道《徽州西溪南村开发〈金瓶梅〉遗址公园》,当地学者认为《金瓶梅》作者为徽州人;政府以“小说诞生地”、“西门庆故里”招商开发旅游。西溪南村出手就是大手笔,打算按照书中描写的场景“投资两千万元”,要建一批《金瓶梅》景点。理由是有当地学者认为《金瓶梅》的作者及书中人物原型都是徽州西溪南人,书中的故事都发生在徽州一带。并认为“《金瓶梅》是全方位传播徽文化的载体,扯动着徽文化的每一根神经。”而且,当地政府以后还要推出“金瓶梅宴”,建设性文化博物馆。说是今年“五一”开放第一批景点,也不知道是否做到了,但不管怎样,这又是一出文化搭台为经济唱的戏。
  既然有经济利益可图,也就不难理解《金瓶梅》的旅游项目全国不止一家,因为各处都能拿出理由和证据认定《金瓶梅》的作者产于当地。这自然源于对《金瓶梅词话》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有许多说法。据现存最早的《金瓶梅词话》刻本上欣欣子的序,《金瓶梅》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可这个兰陵笑笑生是谁,明清以来,众说纷纭。关于《金瓶梅》的作者,主要的就不下十几种说法。像下一讲的主讲人复旦大学中文系黄霖教授,就经考证认为《金瓶梅》的作者是明末的文学家屠隆。《金瓶梅》的作者到底是谁?何时成书?它是由一个人独立写成,还是“许多艺人集体创作”?有请刘世德先生来为我们解《金瓶梅》的作者之谜。
  一
  各位老朋友、各位新朋友,大家好!今天来的听众比较多,不到九点就已经坐满了。我以前在这里讲过《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虽然也坐满了,但是这么早而且还有站着的,在我看来还是第一次。我想这可能因为《金瓶梅》有一层神秘的外衣,大家可能出于好奇心,要揭开这个面纱看看它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所以它的吸引力可能反而比《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更大,我想是这么个缘故。
  今天是《金瓶梅》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由我来打第一炮,但这个第一炮可能打不响。我讲演的题目是《金瓶梅的作者是谁?》,这是一个问句,但我的答案是——我不知道。这可能会使大家感到失望。
  我只是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的资料,并且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我准备讲五个问题:
  第一,古代小说的作者署名问题。
  第二,《金瓶梅》作者的署名。
  第三,关于《金瓶梅》作者的种种说法。
  第四,“笑学”一切都是猜测。“笑学”是我取的一个开玩笑的名字,《金瓶梅》的作者
  是叫兰陵笑笑生,既然《金瓶梅》可以叫“金学”,《红楼梦》可以叫“红学”,现在有那么多关于《金瓶梅》作者的论文著作,是不是也可以叫作“笑学”!所以我说:“笑学”一切都是猜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