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堂:巧抓文眼释“克隆”——《奇妙的克隆》“巧抓文眼”式阅读示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八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25 6:28:0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30个字。
  名师讲堂栏目稿件]
  巧抓文眼释“克隆”
  ——《奇妙的克隆》“巧抓文眼”式阅读示例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明集乡中学刘海波邮编:257442
  电话:13054651141 QQ:125154232  邮箱:wave0403@tom.
  所谓文眼,是指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它是文章的窗户,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通过它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奇妙的克隆》标题中的“奇”与“妙”即是本文的文眼。下面我们就采用“巧抓文眼”的阅读方法来看看作者是如何阐释“克隆”这一知识的。
  第一步:我们先来看看本文中的哪些部分分别阐释了克隆的“奇”与“妙”的。
  克隆“奇”就奇在它是一项科技尖端技术,平时并不被人们所熟知。文章中的“克隆是什么”“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羊‘多利’”这三个部分重在写克隆的“奇”;“妙”即好的意思,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重在突出克隆的“妙”。
  第二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展开介绍克隆的“奇”与“妙”的。
  1.由浅入深、化“奇”为“易”。
  遗传学家谈家桢在“克隆是什么”这一部分中,先从人们熟悉的现象写起,“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意在告诉读者克隆技术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然后作者进一步追溯“克隆”一词的来历,接着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克隆的现代含义进行了科学解释。作者从植物“克隆”写到动物的“克隆”。以“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来作解释的克隆现象形象可感、通俗易懂了。
  2.追述克隆发展史,只为步步来写“奇”。
  克隆技术的“奇”还表现在它的发展迅速与道路的艰辛并存。让人新奇的是克隆鱼、克隆爪蟾、克隆羊的相继问世,作者按照“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顺序写克隆的进程,这种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说明顺序,层次非常清楚,丰富了人们的知识。
  3.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凸现“妙”。
  克隆技术从一诞生就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作者从三个方面突出克隆的“妙”。一是妙在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二是妙在克隆可以用来挽救濒危物种;三是妙在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至此,克隆的“奇”与“妙”已经很好地阐释出来了,最后作者不忘告诫人们克隆人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加深了读者的认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