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20个字。
七下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总目标
张一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并学习运用重要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4品味语言,掌握文章通过描写增强语言表现力、文章感染力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品味,质疑,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总课时数
10课时
课内阅读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并学习运用“确凿、攒、拗、方正、相宜、人迹罕至、人声鼎沸”等重要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品味,质疑,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解决办法
对于文章的主旨,许多学生凭着阅读的习惯及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很自然的认为是将百
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这时,老师可以适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就是苦屋吗”?让学生寻找三味书屋的乐趣,明白三味书屋的生活也是苦中有乐。
课时作业
1生字词3遍
2朗读课文,做预习作业,品味第二段写景语言的妙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 领悟本文运用多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品味,质疑,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教学重点
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 领悟本文运用多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难点
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解决办法
1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课下品味,做圈点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