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7320字。包括每课同步练习及每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
练习目标
1、能口头复述故事情节,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3、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感受人物身上所散发的独特精神魅力。
5、掌握采访人物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 童年的朋友
【识记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噗噗( ) 发绺( ) 惩罚( ) 马鬃( )
诅咒( ) 两頬( ) 镶银( ) 驼背( )
2、文学常识填空。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列宁曾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 ”。1906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 问世。本文节选自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另外两部是 , 。
3、说说你对“外祖母”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
4、本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外祖母的形象?
5、你能概括说出课文内容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吗?
【理解欣赏】
6、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为什么?
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7、选段写外祖母的眼睛很有特色,抓住了她眼神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8、“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外祖母 的特点。
9、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⑴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⑵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
[迁移运用]
阅读下面课外文段,回答问题
童 年
方敬
说起到外祖家里去,我就乐极了。那座朗敞的院落,是我儿时的乐园,其中畅茂的花木至今还是我记忆里的一种装点。
一颗老年人的心,善良又温和的,与一个小孩子的热情融汇在一起,与年龄的距离间,闪烁着爱的光辉。外祖和平的目光与喜悦的容颜,都使我觉得充实。在想象中他的存在是超凡的,他主宰着我的心灵,我有点傲岸,且只知道阳光和温暖,乐居在他爱的境域里。他说我是他纯净的快乐和慰安。这种心灵的密合永远表现着爱的伟大。
我是他家里的一位常客,一住就很久。于是,我可以听到他的一位女邻居说:“这孩子简直不想家了。”我羞涩的笑着。于是一位和善的老邻人又问了:“你是你外祖不能离的拐杖吗?”
外祖也喜欢到园子里或者户外去走走,我,代替了拐杖,牵着他,也许他的手搭在我的肩头上。而他的拐杖呢,一根乌杨木做成的,黑油油的,有雕着龙头的把手,常挂在圈椅的靠背旁,这支精制的手杖是经过他的细心的筹思和选择的。在他所有的用具中,他最看重这个。以热烈的请求,我曾被允许拄过它几次,持着它的腰身,自己假装一个老人,躬着背,咳咳吐吐。对于老人的东西,我总是那样喜爱,因为他们不仅激动我的情感,还引起我丰富的想象呢。
我们在园子里,慢步走着,在茂叶下,花径间,外祖指着他亲手种植的花木给我看,又说又喜欢。他最爱兰草,兰草是栽在瓦盆里,放在石台上。我们走出园门,看看天色和远山,岑寂使我们的心情静止于欲暮的景色中。于是两人选了一块石板坐下了。“你还是那样健旺。”一个荷锄的农人走过了。“呃,你们今年的收成很好吧?”“可以过活了吧?”
归途上外祖似乎有点倦意,我则想着,想把潜伏在心里很久的希望说出来。我凝视着他的眼珠和白须,它们像欠了我一个回答似的。终于我耐不住沉默了。
“外公,不用那个拐杖吧。我牵你还好得多。”
“是的。你还是我心灵的拐杖呢。”
“等我将来老了我再用它吧。给我吗?”
“是的。愿它也是你亲切的记忆的拐杖。”
我怎样愿意离开他呢?祖孙两人互相倚扶,在生活上表示一点诚挚与热心。但是,家里三番两次派人来接我回去,我用各种方法拒绝,最后就是躲藏也无用了。老仆人带来父亲的严厉言辞,我是最怕父亲的。外祖在我耳边说了很多的话,亲热而又慰安的。终于老仆人带我上道了。外祖送我到一个土坡前,每次送行的终点,我上坡过桥,怕回头看:只使我心酸,从背后传来的他凄凉而又温和的声音:“下回同妈妈一块儿来吧。”直到拐弯处,我回望时,只见一片竹林和林间隐约的黑色屋顶了。
从外祖家里回去,我没有一次是空着手的,也许带走的是一个古瓷水盂,也许是一个小小的海螺。我衷心的喜爱它们,好好的保存着,在一个黄木匣里。真的,我不忍提到时间的冷酷,很多年过去了,这些小小的玩意儿,无一不是引起我悲思和怅惘的来源,然而我愈加爱惜它们。没有它们,我会与辽远的昔日更生疏了。自然,我尤其不会忘记那只拐杖,那现在使我感到阴暗与凄凉的,它后来落到我舅舅手里,随着他过了一些寂苦的岁月,现在又成为我舅母的伴行者了。在灯光下,在寂静的时候,我常感悲哀于幼时与外祖的预约,好,让我为孤独的舅母的健康祝福吧。(节选自《名家经典散文选》)
10、这篇文章主要围绕一个物件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个物件是: 。
11、“我,代替了拐杖,牵着他,也许他的手搭在我的肩头上。”这句话与前文哪句话相照应?
12、“是的。你还是我心灵的拐杖呢。”这句话如何理解?
13、“我常感悲哀于幼时与外祖的“预约”这里的预约”指什么?
14、说说下面一句话的表达作用。
直到拐弯处,我回望时,只见一片竹林和林间隐约的黑色屋顶了。
15、“我”为什么尤其不能忘记那只拐杖?
16、你童年的记忆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你围绕“他(她)”写一段话,把这种印象再现出来。(100字以上。)
二 一面
【识记积累】
1、注音写字
发liǔ( ) 马zōng( ) 摩suō( ) tuí唐( )
船cāng( ) xī灭( ) duó步( ) zì( )情
手wàn( ) 抖sǒu( ) kāi( )油 地jiào( )
2、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统统都知道了一样。
D、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3、判断下列各句表达不符合课文的一项是( )
A、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B、《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
C、《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注音写汉字
敏jié( ) yīn( )勤 憎wù( )
tuì ( )色 fù( )予 水xiè( )
2、根据提示填空
① ,禅房花木深。
② 戎马关山北, 。
③《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作者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写他向往佛门清静的心境的句子是 , 。
④《登岳阳楼》一诗写登楼所见洞庭湖壮阔的气象的诗句是:
, 。
⑤ 古今流传了许多歌颂老师的诗句、名言,请你写出两句(条)
3、指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不能自己 万籁具寂 龌龊循默 熔于一炉 轻装淡抹
相得益彰 初生牛犊 变幻莫侧 轩然大波 融为一体
错别字
改正字
4、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让我 ,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让我 ;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
5、综合学习与探究
华罗庚“猜书”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法是“猜书”。他拿到一本新书后,不是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先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再打开浏览一遍、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已猜想的一致;就不再读了、他这种猜想的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多彩世界,在这里我们读懂了喜怒哀乐!在这里我们跨越时空,触摸历史沧桑……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某班同学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领略书的魅力——热爱读书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将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请写出一条关于“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的座右铭:
活动二:探寻读书方法 ―--怎样读书 读书还得讲究方法,下面向你介绍两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你还有另外的读书方法吗?请介绍一种并说明使用这种读书方法的理由。
我的读书方法:
我的理由:
活动三:走进书的世界 ― 读书实践 走进书的世界你一定收获颇手吧,请展示你的收获。请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名著,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我推荐的名著:
我的理由:
活动四:交流读书经验 ― 主题班会在“好读书•读好书”活动结束时,班上准备开展一次读书经验交流会,你将以班长的身份主持这次会议,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60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