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读写结合类试题参考示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8 10:17: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000字。  读写结合类试题参考示例(2000年秋-2007年春)
  注意:以下各题的思路分析和答题示例,均系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标准答案请以权威部门发布的为准。加点的字为审题要点。
  9.依据本文的观点,另举一例并阐述你对艺术欣赏的理解。(4分)(2000秋)
  评分要点:例子(2分)阐述(2分)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举例印证题。首先就要概括出本文的观点是“艺术欣赏的特点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然后再找一例,所选例子必须能证明本文观点,而对例子的阐述又必须以本文的理论为依据。如在欣赏音乐、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欣赏者如何运用想象、联想等精神活动进入作品的境界,达到欣赏的效果,这就是一种再创造。
  参考示例:“艺术欣赏的特点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如我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不会简单地接受别人心中的人物形象,我必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想象、联想等精神活动进入作品的境界,创造出我心中的林妹妹、宝姐姐、宝哥哥等可感的文学形象,才能得到审美的愉悦。“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说明“艺术欣赏的特点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
  10.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请举例并说明你自己的看法。(4分)(2001春)
  评分要点:例子(1分) 说明看法(3分)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是非评价题。首先要概括出本文的观点是“‘书香’与‘铜臭’可以相互转化”,其次应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态度,再用自己阅读、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论证自己的看法,并简单作结。本题的关键是事例与观点的统一,这样,才有说服力。
  参考示例:我赞同本文“‘书香’与‘铜臭’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如周作人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五四”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诗人和散文家,本可书香常伴,但后来由于他的无行,却在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时代,最后堕落为汉奸文人,结果遗臭万年。而陈嘉庚曾是新马树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驰名海内外的大实业家,经商而富,按说难离市侩,但他乐善好施,长期从事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抗日爱国运动,成为闻名中华的爱国商人,结果香飘万代。由此可见“‘书香’与‘铜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可只写一方面:书香变铜臭或铜臭变书香)
  参考反例:我赞同作者的观点,比如说孔乙己,他自命为书生,学问也不小,但最后做出了“窃书不算偷”之事,被人毒打至死。这说明书不一定都是香的,还要看他如何去用它。还有考生答:“赞同本文的观点,例如旧中国盲目排外,因此而落后,但是如果把别国的先进科技运用到自身上,不但有利于别人,更有利自己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显然,这两种回答都不能说明本文的观点,答非所问。这反映了部分考生缺乏生活积累,知识面狭窄,举不出恰当的例子加以阐明,只好随意拼凑。
  15.两个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段?就你最欣赏的一点说说理由。(4分)(2001秋)
  评分要点:理由充分,文字流畅3-4分;理由单薄,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