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70字。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生命就像灿烂的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死亡则像黑夜,当黄昏落日的绚烂过后,层层黑幕必将会笼罩在我们身上。少年不会想到死,因为他的生命还刚刚开始;青年不会想到死,因为他初尝人生的滋味;中年也很少想到死,因为他总以为自己还有够长的日子。可是,二十来岁的史铁生却几次想到死。为什么?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的散文《我与地坛》(板书课题)
谁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诉大家呢?(强调用课文中的语言)
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
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师:这种不具普遍性的残酷事件落到了史铁生的头上,使他的精神几乎崩溃,他很自然的想到了死。也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他“走”进了地坛。地坛,是他凝思的对象,是他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那么史铁生在地坛中都考虑了哪些问题呢?(用文中原话回答)
1、该不该去死
2、为什么出生
3、怎么活
关于前两个问题作者想明白没有?谁能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一下。
作者最终感悟了生死,生,不可辩论,死,必然降临。
过渡:作者对于生死的体悟和地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地坛是怎样给作者以启示的呢?下面我们共同品味文中的三处景物描写。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找出第一部分中的三处景物描写。
哪位同学能朗读一下文中的第一处景物描写?其他同学体会: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对地坛进行描写的,这样的地坛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从什么角度?(从整体的角度来描写地坛)
什么感觉?地坛显得很破旧
地坛昔日是什么样的呢?明确:曾一度辉煌
这一处从整体上写地坛的荒芜破旧有什么作用吗?
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
古园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但是它丢掉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呢?
剥蚀的是——浮夸的琉璃
淡褪的是——炫耀的朱红
也就是说,地坛失去的只是外表的虚荣与浮华,只是昔日的荣华和显耀。
虽然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虽然现在已无人关注,但是园中的老柏树却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也就是说,地坛虽然荒芜破旧,但却仍然透露着——一种生命的活力。
这样的地坛对于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来说,会有一种怎样的启示呢?
(让“我”觉得——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作者的心灵有一种强烈的震憾,他仿佛觉得地坛就是自己的影子,并以此为起点,开始长久的思考自己的命运)
对于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来讲,最应该找寻回来的是什么呢?
(是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