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1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上海市第二中学金姬红原创资源投稿到中学语文资源站(http://www.ht88.com),未经本人和资源站允许谢绝转载。
*****************************************
欢迎大家监督原创资源的真实性,如发现造假及拼凑请向本站指出,我站将奖励举报者并曝光假原创资源提供者。
*****************************************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同研读,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2、通过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学会朗诵诗歌
一、导语
通过一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我们开始认识徐志摩、走近徐志摩。他的诗优美而又多情,“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每每读到这些诗句,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被他的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所感动。
那么这些美丽的诗句究竟承载着徐志摩多少的感情呢?让我们走入课文,去体会徐志摩的快乐和悲伤。
二、教学过程
(一)解决“物象”、“意象”的概念
1、 我想大家都回去预习过《再别康桥》了,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主题?
答:离别。
2、说到离别,让我们把思绪转向高中的第一篇语文课文,当24岁的青年毛泽东要告别长沙的时候,面对滔滔湘江水,他产生了什么感情?
答:他踌躇满志,想要去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3、 从哪里知道毛泽东的这种情感的?
答:从毛泽东看到的这些景色: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4、这位同学从这些壮丽开阔的景色看到了当毛泽东离开长沙时是满怀着壮志雄心的,那么同样的离别,徐志摩站在康河水边,看到了那些景色呢?下面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他的朗读一边找一下,在离开康桥时徐志摩看到了那些景色?
答: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物象)
5、(对学生朗读适当做一下点评后)宋朝的大文人苏轼称赞王维的艺术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徐志摩的诗歌也非常优美,其中蕴涵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下面请同学把我们刚刚找出的这些景物用优美的语言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