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第二轮文言文阅读专题讲义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21 18:53:5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04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讲义
  一、2009年考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命题预测
  近几年的文言文考查一直比较稳定,但也有一定的创新,简述如下:
  1.选材标准基本不变:选取浅易文言文、传记类叙事文,思想积极、典雅规范。
  2.考查内容基本稳定:文言实词、虚词、文意分析、文句翻译等。
  3.考查形式基本一致:文段翻译一般采用主观题,其他采用选择题。
  三、备考指导
  (一)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自信心。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中,一些同学对文言文阅读总是心有余悸,总是想到自己能不能读懂文言文,能不能做对文言文试题。其实,这些担心是根本不必要的,文言文的阅读考查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二)转变文言文的阅读观念。
  要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因为古文也是“文”,而不是一堆古汉语的材料。进一步说,高考突出考查考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不再静止地考查句式的辨认,强化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三)重视课本的阅读,夯实知识基础。
  高考文言文命题以取材于课外的材料为主,很少直接取材于课内。但课本文言文的复习却很重要,这不仅是因为高考文言文考查的实词、虚词是课本中学过的,还会征引课本中的文句,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语言的积累和文化的积累,是对文明的吸纳。课本文言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课本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复习,做到消化吸收,惟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高考命题取材于课外,其解题的依据、方法,乃至于技巧都存在于课内。
  (四)调适心态,从容应考。
  当我们具备了高考文言文有关的考纲、阅读试题的选文以及阅读试题的特征等常识之后,在考场上面对语文试卷,就不会有什么惊慌失措的心理了。
  四、注意表示官职变迁的词语
  1、课内举例
  ①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
  ②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