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0张。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探究文章的主题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教案,约2750个字。
孔乙己
甘肃省临泽县新华中学:张国正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2、学习文章抓住孔乙己这一人物特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动作、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过程和方法:
学生结合时代背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从多角度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训练学生抓住人物特征,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冷酷这一事实,并与现代社会学生所处教育环境和人们之间和睦友爱的关系对照,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这一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分析孔乙己形象;
2、 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
1、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小说揭示的深刻社会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设想:
《孔乙己》对初中学生而言可谓博大精深。精警传神的语言,典型生动的人物,含蓄深刻的主题,匠心独运的构思,每个角度都够讲好几节课。因此必须先巧妙选取切入点。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主要途径。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因此设计中选取了“矛盾”这一切入点,从生活现象到性格特征、思想根源,带领学生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孔乙己”这一形象,从而带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预习要求:
1.疏通文字,熟悉课文。
2.了解科举制度及文中涉及的封建思想。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测:
1、 《范进中举》主题思想是什么?
2、 简介《范进中举》的作者及作品
二、导入预读
1、激趣谈话鲁迅先生曾这样答复一位朋友,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是《孔乙己》。(板书:课题、作者、体裁)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我们描绘的这个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为我们讲述哪些有关孔乙己的故事呢?请看课文。
2、预读积累
⑴注音解释:
颓唐附和分辩不屑咸亨砚荤菜羼水拭蘸惋惜阔绰舀水涨红绽出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颓唐——精神委靡不振,情绪低落。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
二、情节讨论
话题1:小说直接写孔乙己的情节有哪些?
——酒店里的人取笑孔乙己偷东西。(第4段)
酒店里的人取笑孔乙己未进学。(第6段)
教小伙计写字。(第7段)
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第8段)
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喝酒。(第10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