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语文备考的思路及对策
 提纲:
 Ⅰ.高考能力溯源及其发展
 Ⅱ.备考思路----理顺四个关系
 Ⅲ.备考对策及示例
 Ⅳ语文能力结构及其在教学中的养成
 (Ⅰ)语文能力结构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一.	规范的运用语言
 1.	词语的锤炼
 2.	句子的锤炼
 3.	规范语句模式的积累与运用(仿写、拟对子)
 4.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5.	语言(言语)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二.	熟练的运用语言
 1.	简明
 ①	简洁
 A.冗余词语的删削    B.词语的呼应与省略
 C.句式的选择      D.语段的压缩(概括、提要、摘录)
 ②	清晰
 A.词语的选择B.语句的切分C.称代的使用
 D.语序的安排E.句子的组织F.语段的扩展
 2.	连贯
 ①称代语词的呼应
 ②话题的统一(话题中心、中心语句与支撑语句的关系)
 ③语句之间(或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④句式的选择与调整
 ⑤复句关联词的呼应
 三.	恰当的运用语言
 1.	语言环境  ①内部语境  ②外部语境
 2.	语体    ①口语语体  ②书面语体
 3.	得体
 ①交际的目的  ②交际的场合  ③交际的内容  
     ④交际的对象  ⑤交际的手段
 四.	艺术的运用语言
 1.	运用积极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分析效果
 2.	运用消极修辞(略)分析效果
 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略)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略)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一.	基本理念
 阅读是一种智力技能。其过程是读者借助一定的背景知识从印刷的或书写的语言或图表
 信息符号中(含电子版形式)获取意义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具体地说,它要求读者能够而准确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也即有目的的处理信息材料:它包括对特定目标信息的搜寻、筛选、转换、扩展、重组、记忆和应用等;它还包括阅读活动中一些特有的操作形式,如,查工具书、检索材料、摘录提要、运用图表等。概括地说,阅读是一个经认读(能力层及:A)、理解(能力层及:B),获取特定目标信息,而后再经分析、整合(能力层级:C),外化为特定需要的个性化语言(能力层级:D、E)的过程。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全过程,不仅是“获取信息”,它还要经历高强度的思维和多层次可操作程序,在运用与交际中达到“重现”与“升华”双重目标。可以说,阅读的过程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智力活动。
 二.	现代阅读能力结构
 (一)	认读能力(能力层级:A)
 1.	识字  
 2.	速读  
 3.辨体
 ①辨别文体
    A.记叙文体  B。议论文体  C。说明文体  D。实用文体
 (或:A社会科学文体、B自然科学文体、C文学文体)
       ②辨别语体
          A.科学语体  B.论说语体  C.文艺语体  D.使用语体
     4.语言的感知(语感的积累、背景知识的积累)
   5.浏览检索(图书书目的检索、互联网网站的检索;相关信息的搜寻与检索)
   6.使用工具书(一般字典、词典;专用字典、词典)
 (二)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
    1.快速记忆(瞬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