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8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说“木叶”》教案
授课教师:王婷
班级:高一(6)班
时间:2004年5月26日第6节
[教学目标]: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把握,使学生能初步体会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等特征,并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完成对于诗歌的鉴赏,从而进一步理解诗歌语言,并从中获得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诗歌的意象并从中区分出“木叶”的特征。
2、充分理解“木叶”与“树”“叶”“落叶”“落木”等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单元,我们就学习了现当代诗歌,在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鉴赏诗歌的要素是要把握住诗歌中的——意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诗句,通过这些诗句,看看作者究竟通过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正文铺垫:
(一)、阅读诗句,把握意象: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李白《赛下曲》
“曲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王之涣《凉州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柳永《雨霖铃》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总结得出:柳——离别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意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