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教案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茶馆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细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这一特点。
2.了解《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教学设想
1.课外阅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阅读要点;
(1)了解戏剧反映的时代背景。
(2)了解《茶馆》结构的独特性,与曹禹的《雷雨》作比较。
(3)认识《茶馆》作者以特殊的戏剧冲突表现主题的方法。
3.做“思考和练习”。
教学时数 1教时(课前预习)。
阅读要求
课外阅读。
设计思考练习题(可由学生设计):
1 从第二幕开头的舞台说明看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明确:舞台说明所反映的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连年内战,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裕泰”茶馆是北京城内硕果仅存的一家,可见军阀混战时期街市的冷落萧条,茶馆内设置的时装美人广告画和“莫谈国事”的大字,可以联想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和渗透,也看到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从茶馆的修理门面,预备开张,足见主人王利发的审时度势,随俗为变,善于经营的特点。
2.与曹禹的《雷雨》作比较,看《茶馆》结构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