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20字。
《祝福》教案
鲁迅
[学习目标]
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探究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4.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2.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设想]
这篇小说所反映的生活距离学生的生活现实很遥远,他们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其中的一些现象,在现代社会也并非不存在,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升华自己的感情。“礼教杀人”无疑是《祝福》要表现的主题,但不应该让学生抽象地知道这个结论,而应该让他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礼教”何以能够“杀人”;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也是无数普通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不仅仅过去有旧的礼教杀人,今天也同样有新的礼教杀人,而且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杀人者”!
[课前准备]
学生集体看电影《祝福》,对比电影与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哪些不同,课下交流:电影对小说的改编好不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听到许多同学在为祥林嫂的不幸命运唏嘘不已,是啊,一个像野草一样卑微纤弱但却顽强支撑着想要活下去的善良女人,是怎样一点点地被消磨尽青春,被消耗尽活力,最终被剥夺去生命的呢?鲁迅在他的小说《祝福》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毁灭的过程。昨天我们看了电影,今天咱们来读一读原著。【课件1】
二、阅读全文
听朗读录音,注意以下问题:【课件2、】
1.注意文中出现的生词和一些字的读音。
2.小说在情节安排的顺序上与电影的改编有何不同?
3.画出文中标明时间、地点的词语,据此理清小说的情节。
听读完毕,让学生辨识字音。【课件3、4】
三、梳理情节
学生完成以下问题:
1.小说在情节安排的顺序上与电影的改编有何不同?
明确:小说采取的是倒叙的结构,第一部分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回忆她两次到鲁镇的情形,最后又回到现实,写祥林嫂的死;电影则采取按时间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