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在稳步前进与求新求变中寻求平衡
——浅谈2009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的可能与复习对策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韩大胜
一、09高考语文科的重要变化
(一)试卷结构和分值改变。整张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大部分。其中表达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中的选择题,由原来试卷的四道题减为三道。
(二)考试能力层次和要求改变。能力层次增加了一个难度最高的“F.探究”,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语言文字运用”方面,“识记”的难度降低,再次突出“常用”性;原来的能力层次次序也做了调整,“鉴赏评价”难度降为D级,“表达应用”则升为E级,“表达能力”的要求提升了,要求“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强调了“在具体语境中”。这都突出了“能力”“运用”这些课改理念。这很值得关注。
(三)表达题考试内容层次分明,彰显新课改精神。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应用”,要求考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突出了“应用”和“表达”,强化了语境应用性的特点。
二、与08年全国统一考纲相比,09年课程标准版考纲具关于“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变化
语音点上,重新加上“常用字”的界定,范围更明确;
字形点上,由原来的“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变为“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明确要求能正确书写,要求也更加具体:写“常用”“规范”汉字,这与写作中“不写错别字”一脉相承。
“辨析并修改病句”中病句类型并未变化,无增减,但与08考纲相比,前四项与后两项间的分号改为六项皆为顿号。这一改变意在提醒分析语病避免机械照搬。
常见修辞方法,增加了“反复”。
语言表达具体考查点的语序有所变动,由08年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调整为“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更加科学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