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40字。科技文阅读病例诊断
近几年高考语文中的科技文阅读题,选用的无论是社会科学文章还是自然科学文章,其难度都不算大,但考生们在这一块上的成绩却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番总结,发现不少考生在做科技文阅读时,都存在着一些误区,而正是这些误区,导致考生无法在这部分取得理想的成绩。为此,本文结合考生的常见误区,来做一个“病例诊断”,希望考生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借鉴。
[病例一]一叶障目,不能立足整体
[病症]不少考生在做科技文阅读时,往往容易忽视对原文的整体把握,而更看重对出题点所在文段的关注,一叶障目,忽略文章整体意思。
[病因]考生犯这样的错误,实际上是盲目追求快速阅读的心理造成的。其实,能快固然很好,而保证阅读的质量更为重要。一般来说,科技文阅读的做题时间控制在15~18分钟较为合适,超出这个时间会影响其他题目的作答,而少于这个时间则有可能弄不懂整体文意,导致在理解上产生偏差。此外,出题者在出科技文阅读等阅读类试题时,往往是立足于文章整体的,所以,即使题目中考的是文章中的某些词语或句子,它们也都是和整个文章密切相联、息息相关的,如果为了求快而只重点阅读相关的词句,同样会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处方]要解决这种“病症”,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于科技类文章的阅读,做题之前要能初步地概括其主旨,辨识材料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整个材料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理解关键词句、解答题目打下基础。
2、在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时,思维要积极灵活,高度集中。若想加快阅读速度,一定要注意方法。可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地抓住文章提供的重要信息,把握整体文意。在逐句快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心一些关键词、关键句。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如“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其”、“这”、“与此相反”、“如此”以及那些表示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等。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联结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关键词、关键句往往是阅读理解的突破口,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3、一遇到上文所提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就要把速度稍微放慢一下,认真、仔细地阅读。只有圈定好了关键信息,在后面做题时才能迅速准确地回到原文做对照。
[相关案例分析]
依据上述方法来阅读2008年高考海南宁夏卷中关于“艺术变形”的科技类材料,其第1题要求选出对“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客观物象在现实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本题旨在考查对文中的重要概念“变形”的理解,但要做此题需要立足于整体,从全文进行分析。如果把握了全文的大意,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概括:“变形”指的是艺术“变形”,文章主要是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