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中的能力迁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8 18:02:2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90个字。
  作文训练中的能力迁移
  楼村中学王双明
  内容提要
  学生作文的困难表现在不能发生能力迁移,其根本原因是没有透彻理解例文,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必须鼓励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二是要训练学生的思维;三是必须注意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透彻理解例文,急于求成是有害的。
  “剖析例文——类比命题——能力迁移”是我们作文的三部曲。
  剖析例文,就是深入学习例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类比命题,就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给学生一个题材,体裁方面与例文相似,相同的题目。
  能力迁移,就是让学生借鉴例文作者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文章技巧(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完成作文题目。
  目前,学生作文的困难,正表现在不能够把从例文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生活态度、行为准则等应用到作文中去,也即不能发生能力迁移。根据学习迁移理论,没有透彻理解的知识是不能发生迁移的看法,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的原因在于没有透彻理解例文。这提醒我们,如果于例文检查学生对例文的理解,那是困难的,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作文。作文做得好,就对例文理解得透彻;相反,就不透彻。显然,这难以满足人们穷根究底的愿望。所谓“透彻理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它应该是一种能够感受例文艺术境界,获得人生启迪的状态,是一种融进了知识、情感、理解和想象的再创造性精神活动,有着难以言喻的快感状态,是一种“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状态。
  诚如是,我们必须鼓励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因为,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有知识虽然未必有能力,但没有知识一定不会有能力,学生只有在熟悉例文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后,才有可能发生能力迁移。著名的美国认识心理学家西蒙认为“任何一个专家的知识量差不多都要达到5万——10万组块.。”他还根据实验推算,任何一个专家要获得知识都不得少于10年。他认为感悟的思维形式直觉实际上是一种再认识,一个人,只有对非常熟悉的东西才会有直觉。通常说的科学上的偶然发现,对专家来说都不是偶然的。是他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到了当前的情境。因此,扎实细致的知识积累实在是能力迁移的前提之一。
  我们还必须通过学习例文,训练学生的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