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对联,妙穿全文——《端午的鸭蛋》课堂设计举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30 11:21: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30个字。
  教学案例
  巧用对联妙穿全文
  --《端午的鸭蛋》课堂设计举隅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周丽君
  《端午的鸭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介绍我国民风民俗的一篇教读课文。文章虽短小却不失厚重,作者把对儿时家乡生活的怀想与眷恋托付于一枚小小的咸鸭蛋,在一吋相思之中理出百千头绪,将有形之文字如话家常般娓娓道出无形之情愫,行文如微风轻拂,恬静温润,使读者涵咏沉酣,流连忘返。
  依照文章的写作思路,第一段写端午的风俗,第二、第三段写家乡的鸭蛋,四、五、六段写端午的鸭蛋,以往我在备课总要顺应文章思路设计如下问题:
  一.作者的家乡过端午都有哪些习俗?哪些是通俗的?哪些是独有的?
  二.作者家乡的咸鸭蛋有何特点?他对家乡的咸鸭蛋是如何评价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三.围绕端午的鸭蛋都有哪些生活趣事?作者为什么特别喜欢端午的鸭蛋?
  四.文章仅仅是为了写一枚小小的咸鸭蛋吗?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你喜欢作者的语言风格吗?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一堂课下来,原本贴近生活、雅俗共赏又饶有趣味,学生理应兴趣盎然的课文却上得死气沉沉,索然寡味。怎样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主问题”?在对教材的重新审视钻研中,我发现,作者家乡的端午习俗有七种之多,为何他单单钟情于一枚小小的咸鸭蛋?这是课文的独到之处,作者的匠心所在,也是课堂上引领学生深入把握研讨的关键。文章的二至六段即主干部分从两方面揭开谜底,一是家乡咸鸭蛋的特点独有使其美名远扬;二是在端午节围绕鸭蛋又有如此多的妙处与趣事!这使得作者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咸鸭蛋里咂摸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