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方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6/18 7:25: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40个字。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胡涛
  一、概述
  1、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初中生“具有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欣赏是初三语文教学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五册课文《沁园春雪》是诗歌欣赏单元中的一篇重点篇目,学好这一课有利于本单元其它课文的学习,对培养学生诗歌欣赏能力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教材简介
  本文写于1936年2月,在粉碎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后,毛泽东同志准备率领红一方面军进行东征,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拨千米,白雪覆盖的垣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此词于1940年发表后,在重庆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在《沁园春雪》这首词里,毛泽东以文人的气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与气魄征服了大后方的民众,甚至他的敌人。为此,我们学习这首词,应从意境入手,把握全词。
  3、教学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正音释词
  正音:分娆逊数汗
  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
  2、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3、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4、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5、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刚升入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阅读知识的积累,他们已经具备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加上平时的理想教育,学生亲近伟人崇拜为人,更容易被毛泽东主席博大的胸襟所感染。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正音释词;
  2、通过图像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3、利用配乐朗读欣赏审美,陶冶情操,感染学生。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教学准备:doc文本;jpg图像;wma音频文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正音:分娆逊数汗
  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