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460字。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学法指导
 
 知识要素学习法:学习秦末农民起义要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
 
 比较分析法:比较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在秦亡前后的变化。可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加以分析、化解。
 
 史图结合学习法:利用《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用彩笔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标出巨鹿和陈的位置。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历史断句的表演再现历史,创设情境,营造历史氛围,让学生感知历史、思考历史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探讨、解决历史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启发、设置问题、总结评价下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以培养其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秦始皇的一段录像,提问:秦始皇有何功和过?让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小结: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从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灭齐,结束诸侯割据称雄时代起,至公元前207年亡于汉止,赫赫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秦始皇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废除封君和贵族的世袭制。他还下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制度,这些都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进步意义。但是,秦始皇也实行了残酷统治和剥削人民的暴政,大兴土木,焚书坑儒,至二世达到极点。于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伐无道,诛暴秦”,终于使秦王朝土崩瓦解。请看第一幕:揭竿而起。
 
 第一幕:揭竿而起
 
 (播放下雨声和轰隆的雷声,营造狂风卷地,大雨倾盆而下的天气情况)
 
 地点:大泽乡附近的一座破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