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华特卧龙学校2008-2009学年度(下)语文大阅读定时训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6/26 22:50: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770字。山大华特卧龙学校2008—2009学年度(下)学案
  语文大阅读定时训练  
  战场,兵贵神速;考场,也要注意时间的调配。俗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平时扎扎实实地定时训练,才能决胜千里。请你在25分钟内完成下面的阅读,注意读文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时间:25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歌德之勺     张炜
  1987年,从北到南走了一趟德国。一天,我和朋友在法兰克福大街上闲走,突然想起了歌德。这儿有他最重要的故居啊。我和几个朋友立刻匆匆去寻。
  这是一个奇特的人物。在文学的星云中,像他一样的文坛“恒星”大概不会太多。在中国,也只有屈原、李白等才能和他媲美。第一次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掰指计算作家当时的年龄,感受一个少年的全部热烈。那时觉得如此饱满的情感只会来自一种写实,而不需要什么神奇的技巧。现在看这种理解有一多半是对的。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究竟需要多少技巧?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会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它只要源于那样的一颗心灵。心灵的性质重于一切。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今天来到了从小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多么不可思议,多么幸福。我们可以用手摸一下诗人出没的东西,小心翼翼。我们试图通过逝去的诗人遗留在器物的神秘,去接通那颗伟大的灵魂。
  歌德故居是一幢三层楼房,当然很宽敞,很气派,与想象中的差不多。书房,卧室,客厅,最后又是厨房。我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宽大的厨房特别这样注意起来,在那个阔大的铁锅跟前站了许久。记得锅上垂了一个巨型排气铁罩。所有炊事器具一律黝黑粗大,煎锅、铲子;特别是那把高悬在墙上的平底铜勺,简直把我吓了一跳。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一把炊勺。
  这样的炊具有没有办法做出精致的菜肴,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想象出当年这里一定是高朋满座,常常让诗人有一场大欢乐大陶醉。可以想象像酒酣耳热之时,那一场诗人的豪放。大厨房约可以让十几个厨子同时运作,他们或烹或炸,或煎或炒,大铁勺碰得哐哐有声。
  诗人的一颗心有多么纤细。我难以想象他需要这样的一间厨房。为什么,想不出。这样一间厨房足可以做一家大饭店的操作间,太大,太奇怪。
  主要是勺子太大。
  从厨房走出,到二楼,又到三楼——那里主要是一些关于诗人的各种图片,它们悬满了墙。我没有看到心里去。好象还在想着那把大勺子。它是铜的,平底,勺柄极长。我就是弄不懂它是做什么用的……人的一生无非是“取一勺饮”,而对于像歌德这样的天才,其勺必大。这样一想,似乎倒也明白了。
  关于诗人的全部故事,我所知道的一些故事,都在这个时刻从脑际一一划过。回想他那两卷回忆录《诗与真》,还有他与那个年轻人的谈话录(爱克曼《歌德谈话录》),感受着一个长寿老人的全部丰厚。他在魏玛宫廷任过显赫的官职,一度迷过光学研究。长篇短篇戏剧样样皆精,一部《浮士德》写了几十年……是的,他像所有人一样,只是一个过客,只是“取一勺饮”。然而他的“勺子”真的比一般人大上十倍二十倍。
  关于歌德,有一段话我们是耳熟能详的了。恩格斯曾这样说:“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在法兰克福的歌德之家,我们能够很具体地理解恩格斯的这段话吗?在他的故居中,徘徊于诗人的物品之间。突然,上一个世纪的特异气息浓烈地涌来……
  (文章有删改)
  1.“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2.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述歌德厨房中的那把炊勺?(4分)
  3.文章倒数第二段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段话?这段话表达了恩格斯怎样的观点?(4分)
  4.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2007广东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峥嵘 狰狞 慎重 缜密周全 B.诅咒 趔趄 狙击 神情沮丧
  C.讥诮 眉梢 俏丽 峭拔刚劲 D.辍笔 啜泣 拙劣 相形见绌
  B 解析:分别读zǔqiejūjǔ
  2007山东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围剿     侥幸   角色  矫枉过正 B.拂拭   嗜好   卜筮  恃才傲物
  C.绚烂     殉职   徇私  瘦骨嶙峋 D.宾客    嫔妃   濒危  五彩缤纷
  B解析:A项“角”读jué.其余读jiǎo
  2007全国卷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数落(shǔ) 多财善贾(gǔ)     传记(zhuàn)  杳无音信(miǎo)
  B、毗邻(bì)   前后相属(zhǔ)   侍侯(shì)    洁身自好(hào)
  C、便笺(qiān) 人才济济(jǐ)    静谧(mì)     博闻强识(zhì)
  D、混淆(xiáo) 信手拈来(niān)  徜徉(cháng)  稳操胜券(quàn)
  D解析[A项“杳”应读“yǎo”,B项“毗”应读“pí”,C项“笺”应读“jiān”。此字音题考查是以多音字和形声字为主。本题中的16个加点字都是常用字,错误的三个字,都是声母错误,难度不大,考生只要在生活、学习中多加留意,相信会作出正确判断的。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2008—2009学年度(下)学案
  语文大阅读定时训练(二)  
  编制人:王金花  使用时间:2009-6-1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①说明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②说明要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任何事业都是从小事做起,离开了小事,亦无伟业可言。)(时间:25分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培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