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50字。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沈括和《梦溪笔谈》、郭守敬和《授时历》。探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⑴制作泥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
  ⑵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能力。
  ⑶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⑵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课前准备
  ⑴师生收集、查阅、整理、宋元时期科技信息。
  ⑵制作POWEPOINT课件。
  ⑶准备印章一枚。
  教学过程
  导入:中华文明悠久绵长,提问: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是什么?(学生答略)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正文部分:
  一、 活字印刷的发明和传播
  师:四大文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问题解决了,大家知道我们手中的课本是怎么印刷的吗?(学生思考)
  生:(扫描、静电复印、胶印、油印)
  师:这是现代印刷手段,那么一千多年前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传播文化呢?(学生思考)
  生:手抄。
  师:对,那么手抄有什么缺点呢?(学生思考并作答)
  归纳:费时、效率低、易抄错漏抄。随着文化不断发展,抄书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要,这为印刷发明提供了客观要求。
  师:请同学们拿出印章,沾上墨,在纸上印出汉字。
  师:印章和石刻长期使用又给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启示。雕版印刷应运而生。(有条件地方可播放录像)提问: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学生思考)
  生:唐朝《金刚经》。
  师:雕版印刷比手抄方便许多,一次可印几百上千本。但大家知道它有什么缺点吗?(学生思考并作答)
  生:费时费工,发现错别字需整版重新雕刻。
  师:对,如宋太祖时刻印《大藏经》,花了12年,雕版达13万块,因此,印刷术的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北宋时平民毕升在世界上首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