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教案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一、 导语(同时出示投影《三峡》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那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耸峙的山峦,给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诗意与灵感!诗仙李白曾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表达他对三峡的喜悦之情,请注意:这里的万重山代指什么地方?(回答:“三峡”)那么当代作家刘征过三峡时又有什么新的感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过万重山漫想》来揭开三峡的神秘面纱。
二、解题
提问:从课题来看,本文时一篇散文,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漫想”呢?
明确:“漫想”从字面上理解时“不受约束地想”“随便地想”之意。
如果按语法的角度来看这个课题,它应该属于一个什么结构?——偏正结构,它是过万重山的漫想,受着“过万重山”的限制,是作者过万重山时,超越时空的遐想。因此它不等同于“乱想”“瞎想”。
过万重山是一个定语,是漫想的基础,而漫想才是中心语,是重点。首先我们把目光放到这个定语过万重山上,请大家按照预习的题目再次思考一下作者游览三峡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起点:夔门————————终点:船出了夔门
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作者游览三峡的路径,作者一定看到了十分壮丽的景色,他是如何来描写三峡的呢?文中哪一个段落描写了三峡的景色?
第二段
我们先来看一段三峡的录象,在视觉和听觉上领略三峡美景的同时,请大家注意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词语来概括一下三峡的景色特点。 (放录象)
***同学,你能否用你自己的几个语言概括一下三峡的景色。
点拨:江流变得狂暴了—————狂暴的江流 “险”
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象桂林三水一样 “奇”
江流狂暴、高山耸立、视野辽阔、一派无际的景象 “雄”
第二段为我们详细地描写了三峡的景色,下面我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把第二段再配音朗读一下第二段,在这次聆听的过程中,请大家回味一下三峡险、奇、雄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