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教案1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读<伊索寓言>》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通过比较伊索寓言的本意和钱钟书引用后的不同用意,探讨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通过解决“为什么”而归纳作者在文中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启出学生提出自己的读寓言后的体会。
具体步骤:
一、思路:
1.概括分类,选择典型的两个寓言
因为文中共用九个寓言,容量很大,规定时间内完成有一定难度。但寓言之间互有联系,可概括分为两类:
a.引申 《乌鸦的故事》
b.反其意、换角度《老婆子和鸡》
在这两类中各取其一进行讨论阅读,可达到举一反三之效果
2.比较阅读,构建阅读层面
a.讨论概括:伊索寓言的本意
b.钱钟书读伊索寓言所得出的不同观念
c.我们作为21世纪的学生读寓言所得的不同观念
3.探究概括(点拨,指导)
为什么同一则寓言会有三种不同的观念
二、学法:
1.讨论 概括
分析出伊索寓言的本意,即通过这个寓言伊索想告诉我们什么?
《乌鸦的故事》:讨论得出:通过对乌鸦的批判告诫世人要真善。
《老婆子和鸡》:通过对老婆子的讽刺得出要戒贪。
2.分析思考:
钱钟书想通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乌鸦的故事》:批判众鸟:自己得不到,别人也休想
《老婆子和鸡》:通过对鸡的批判,得出大胖子是小心眼
联系:对社会上哪类人的批判——权贵者最吝啬
3.比较:纵比
两者的不同体现出:钱钟书对伊索寓言作了如何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