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文章入课堂--如何促使学生阅读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文教学在教育界始终是个热门话题,众说纷纭,莫能一致。但有一点,大家的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
2002年试用修订版大纲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整体要求为:发展学生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教学内容和要求为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强调阅读的整体原则。大纲同时提出“课外自读每年不少于八十万字(其中文学名著两至三部)”,无疑这是看重“能力”之基石。将教学质量的提高寄希望于读的积累。在这里素质教育已不再是空泛的概念。“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厚积薄发教育,已体现于教学大纲的具体条目之中。
怎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收效良好呢?九九年秋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四中名师李镇西老师和张建平老师的点拨,我茅塞顿开,一心一意要让好的文章走入课堂、以此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经两年的实践,发现收效非浅,因此写下此篇,以共同仁参考。
从初一开始,我不给学生布置机械性的练习题,而是鼓励学生大力阅读、写读后感,写日记。读后感、日记这还有可检查的依据,而阅读的检查则无定数了。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学生把好文章带进课堂。